镇长学习领会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研讨交流发言

镇长学习领会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研讨交流发言-文库集
镇长学习领会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研讨交流发言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城市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战略擘画,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会议深刻总结成就、精准研判形势、系统部署任务,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我们做好新时期的乡镇建设与发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镇镇长,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必须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深刻理解精髓要义,紧密结合我镇实际,坚决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自身学习体会和工作职责,谈几点认识和打算。

一、深刻领悟核心要义,扛起新时代城镇建设的历史使命

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首要在于深刻把握其核心精髓与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城市建设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新时代的城市工作,绝非简单的规模扩张与设施堆砌,而是要深刻把握其人民性、系统性、时代性特征。

(一)深化认知,精准把握新时代城镇发展的核心内涵。 深刻认知新时代城镇化的转型逻辑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城镇化进程已从“快速增长期”步入“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由“增量扩张”为主向“存量提质”为主深刻转变。这标志着我们的工作重心必须随之进行历史性转移。理解这一历史方位,要求我们必须摈弃“摊大饼”的传统路径依赖,坚决摒弃“重建设轻管理、重速度轻质量、重地上轻地下、重开发轻保护”的片面思维。*镇作为连接城乡的重要节点,我们的发展必须摒弃盲目追求规模扩张的冲动,更加聚焦于内生动力的培育、功能品质的优化、历史文脉的延续和环境韧性的增强。要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彻到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全领域、全过程,致力于打造结构优、功能强、品质高、活力足、安全韧、可持续的现代化美丽城镇。这不仅是落实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更是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路径。

(二)把握精髓,系统领会“人民城市”理念的价值坐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最鲜明的主线。会议通篇贯穿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核心理念,将其作为新时代城市工作的根本指针。这一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城镇发展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镇的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将人民的需求摆在首位。规划上,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尊重居民意愿,体现地域特色;建设上,要聚焦安居、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管理上,要营造舒心、省心、暖心、安心、放心的生活空间,让人民成为城镇发展的积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和最终评判者。我们要深刻理解,城镇的“现代化”并非冰冷的数据指标,而是居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镇的每一处更新、每一项治理、每一条措施,都应以是否增进了民生福祉作为最终衡量标尺。

(三)立足实践,锚定“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 会议强调,“要坚持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系统谋划”,推动城市发展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深刻转变。这一战略取向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方法。对*镇而言,“内涵式发展”意味着。在战略维度上,要将城镇发展置于更大区域的协调发展格局中考量,主动融入*市域发展网络,找准功能定位和产业方向;在空间维度上,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地管理城镇每一寸土地,优化功能布局,盘活存量空间,推动老旧街区、低效厂区的精明更新与活力再造;在动力维度上,要摒弃简单依靠要素投入的老路,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改革赋能、文化滋养和绿色转型,激发内生活力;在治理维度上,要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提升治理的法治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要将“尊重规律、统筹协调、精准施策”的方法论融入每一项城镇建设工作实践,努力实现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推动*镇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