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对前一阶段全县政府系统集中整治问题整改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回头看”,总结成效、查摆不足,对下一步深化整改、巩固成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目的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以钉钉子精神推动问题整改清仓见底、常态长效,为我县高质量发展扫清障碍、夯实根基。
自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县政府党组率先垂范,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聚焦影响我县发展的突出矛盾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向顽瘴痼疾“亮剑”,向作风积弊“开刀”,取得了阶段性、看得见的成效。截至目前,我们通过系统梳理、深入查摆,共建立起三大类*项重点问题整改台账,涉及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作风建设等多个领域。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已完成整改销号*项,销号率达到85%,一批长期未能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有效化解,一些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得以破除,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得到妥善办理。全县政府系统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和行政效能都有了明显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大家辛勤付出的结果,值得充分肯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整改工作绝非一蹴而就,更不能有丝毫的“闯关”思想和“松劲”心态。对照中央、省委市委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期盼,我们的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表层化”整改依然存在。有的单位对问题的整改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满足于发个文件、开个会议,没有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整改措施浮于表面,缺乏穿透力,导致问题屡改屡犯。二是“温差化”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单位领导班子重视,抓得紧、抓得实,成效就明显;有的单位则存在“上热下冷、内紧外松”的情况,压力传导层层递减,导致整改工作在“最后一公里”打了折扣。三是“半拉子”工程需要警惕。剩余15%的未销号问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涉及面广、成因复杂,整改难度大。越到最后,越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和懈怠心理,如果不能一鼓作气、攻坚克难,之前的努力很可能功亏一篑。四是“制度化”建设亟待加强。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我们在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方面还做得不够。一些整改成果没有及时固化为制度机制,存在问题反弹回潮的风险,常态长效的治理格局尚未完全形成。这些问题,是检验我们政治站位、责任担当和能力作风的“试金石”。今天我们搞“回头看”,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把这些问题摆上桌面,逐一分析、逐项研究,拿出真招实策,确保整改工作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思想认识要进一步到位,以“慎终如始”的政治自觉,杜绝“松劲歇脚”的麻痹心态
(一)深化思想认识,破除整改路上的认知障碍。 集中整治能否取得彻底胜利,思想根源的校准是首要前提。当前,部分干部中存在的“三种错误认知”必须坚决破除:一是“大功告成”的满足感,认为阶段性整改成效显著就可以高枕无忧,却忽视了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二是“歇歇脚”的松懈感,面对剩余的硬骨头任务产生畏难情绪,缺乏一抓到底的韧劲;三是“与己无关”的局外感,将整改责任推给他人,没有认识到作风建设是每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全县政府系统领导干部要深刻领悟“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深刻内涵,清醒认识到问题整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把整改工作放在政治大局中审视,明白每一个具体问题的整改,都是对“两个维护”的实际践行;每一次作风的提升,都是对党性修养的锤炼升华。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没有完成时”的清醒,将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整改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确保整改不偏向、不走样。
(二)强化理论武装,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引整改方向。 思想的坚定源于理论的清醒,整改工作的正确方向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引。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反复深入学,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政治立场、战略思维和实践要求。通过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班、基层宣讲等多种形式,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整改工作的思路举措。要自觉对标对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将其作为衡量整改成效的“标尺”。在整改每一个环节、解决每一个问题时,都要对照标尺校准偏差,确保整改工作始终符合中央要求。同时,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善于从政治高度分析整改中发现的问题,从制度层面堵塞漏洞,让整改过程成为提升政治能力、强化政治担当的过程,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前进。
(三)坚持学查改贯通,以自我革命精神推动整改走深走实。 整改工作不能停留在表面,必须做到“学、查、改”一体推进、有机贯通。要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与检视自身思想行为紧密结合,经常性用党纪党规这面“镜子”对照自己,既查思想上的模糊认识,也查行动上的偏差不足;既查显性问题,也查隐性根源。要建立常态化检视机制,领导干部带头开展自我剖析,主动在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上把问题说清楚、把根源讲透彻,形成“上级带头、上下联动”的检视氛围。在查摆问题的基础上,要拿出“刀刃向内”的勇气狠抓整改。对检视出的问题,建立清单台账,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实行销号管理。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既要解决具体问题,又要深挖制度机制层面的原因,通过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同时,要把整改过程作为锤炼作风的实践课堂,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中展现担当作为,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赢得群众信任,让作风建设成果真正惠及于民。
二、问题整改要进一步到位,以“清仓见底”的攻坚态势,发起“啃硬骨头”的最后总攻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最后关头,越要响鼓重锤。对于尚未完成整改的问题,要发起集中攻坚,坚决予以“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