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党的自我革命认识方面的问题
一是站位不够高,对自我革命理解浮于表面
具体表现:对党的自我革命的核心要义把握不够深,仍将其简化为个人修养、自我约束的道德范畴,忽略其作为党永葆先进性的根本路径和战略抉择。在理论学习上虽能按时参会、发言交卷,但多流于文件式陈述,缺少结合岗位实际的深度辨析。有时下意识将“自我革命”划归纪检监察范畴,未能认识到自己作为领导干部在推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中的重要职责和示范意义。
整改措施:深入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论述,提升政治站位,将“刀刃向内”的革命精神贯穿到履职全过程、落实各环节、管理每一人。
二是学习碎片化,缺乏体系性、穿透力
具体表现:理论学习存在“以用为纲”倾向,内容上偏重与眼前工作相关的政策文件,结构上缺少系统化思维导图,安排上缺乏阶段性推进计划。对一些“不涉及当前职责”“暂未考核关注”的内容关注度不高,学习时间多集中在组织安排,个人自学自觉性有待加强。
整改措施:制定全年学习路线图,每月安排重点篇目,设置每周固定学习时段,逐步构建“政治理论—实践运用—经验总结”的学习闭环。
三是学用“两张皮”,理论指导力不足
具体表现:虽然理论学习次数不少、笔记内容不浅,但在具体工作中体现出的理论引领力、思维穿透力不够。在制定工作计划、推进重点改革时,仍主要依赖经验路径和上级模板,缺乏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的整体思路谋划和方法创新。
整改措施:建立“学习—转化—实践”联动机制,每次学习后聚焦分管领域提炼2条以上工作启发,定期组织“理论落地”检视,强化理论思维在岗位实践中的穿透力。
四是教育引导不深,示范效应不强
具体表现:落实“以上率下”要求仍偏于“文件传达+会议部署”,面对面指导少、答疑解惑少、共同探讨少。对基层干部贯彻理论精神过程中的疑难点、理解偏差把握不够,缺乏深入一线“共学共悟共做”的推动力。
整改措施:定期下沉一线开展“面对面、手把手”式宣讲辅导,用“沉下去”的温度传递“革命性”的高度,发挥引领示范的场效应。
五是理论研究不够,前瞻性思考不足
具体表现:对新时代“自我革命”在不同领域的延展方式和实现路径关注不足,存在“落实靠文件、推进靠惯例”的现象。在总结经验、研究规律、形成机制等方面,深度谋划和创新方法仍不够。
整改措施:围绕分管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案例分析、机制研讨,提升推进“自我革命”的理论张力与实践张力,形成一批可推广、能复制的典型成果。
二、在增强党性方面的问题
一是修养锤炼不紧不实,党性修为尚需夯实
具体表现:对党性修养的主动追求不够坚定,存在“工作久了、历练多了就足够”的错觉,忽视了“党性是终身课题”的基本逻辑。在紧张事务中往往被“业务优先”思维所主导,对自我剖析、党性锤炼投入时间精力不够。在参加组织生活时有“例行公事”心理,深度参与、主动发声偏少。
整改措施:制定个人党性修养清单,坚持每季度开展党性分析、组织生活汇报,以“刀口向内”的决心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
二是信仰根基不够坚定,宗旨意识有所稀释
具体表现:面对繁杂形势和艰巨任务时,政治定力略显动摇,对理想信念的内化吸收缺乏温度与深度。在具体事务推进中偏重效率便利,对群众实际感受、情绪反馈考虑不够细致,群众路线践行得不够彻底。
整改措施:深入研学党史、新中国史,重温革命先辈初心使命,强化为民情怀和公仆意识,在每一项为民服务中擦亮信仰底色。
三是批评精神有所削弱,“好人主义”尚未根治
具体表现:在组织生活中自我批评多局限于业务层面,缺少从思想深处揭短亮丑的勇气。对班子成员和下属存在的问题,多以委婉劝说为主,碍于情面不愿“当面出拳”,担心破坏和气,造成监督效力递减。
整改措施:重塑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和战斗性,主动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红脸出汗有温度、咬耳扯袖见真情”,推动班子整体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