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审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暨作风建设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在2025年审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暨作风建设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文库集
在2025年审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暨作风建设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学习纪律规定,结合审计机关作风建设,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交流共勉。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作风建设的“生命线”意义

作风建设,这绝非一时之举,而是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长期战略,是一场深刻的作风之变、风气之变。它不仅是改变工作作风的切入点,更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生命线”。

(一)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深远意义与战略价值。 这场变革穿透作风积弊,重塑党风政风,更带动社风民风持续向好,成为深刻改变中国的“作风之变”“风气之变”。它不仅是转变工作作风的突破口,更以“钉钉子”精神筑牢了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生命线”。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整治“车轮上的腐败”,从压缩会议文件到规范调研接待,每一项规定都直指问题核心,每一步推进都彰显从严治党决心。实践反复印证,只有始终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国家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二)精准把握作风建设对审计机关的特殊分量。 审计机关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免疫系统”,其作风建设关乎监督效能的根基。我们手握审计监督“利器”,肩负着维护财政经济秩序、提升资金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多重使命。*审计长提出的“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要求,勾勒出新时代审计工作的使命坐标。实现这一目标,作风过硬是不可逾越的前提——若审计干部存在“灯下黑”,在核查中避重就轻,在问责时姑息迁就,审计公信力便会荡然无存,监督“利剑”也会沦为“钝器”。近年来,个别审计项目因作风漂浮导致问题漏查,不仅损害机关形象,更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风险。这警示我们:作风建设是审计事业的“生命线”,守住这条线,才能守住审计监督的权威性与严肃性。

(三)以常态长效作风建设护航审计事业行稳致远。 加强审计机关作风建设,必须坚持“严”字当头、久久为功。要将纪律规定转化为具体行动指南,贯穿审计全流程:审前明确纪律“红线”,杜绝“人情审计”;审中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现场核查取证,对疑点问题一查到底;审后强化结果运用,做到“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建立作风建设“双反馈”机制,既收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组的评价,也通过内部督查排查作风隐患。同时,以“三个如”要求为标杆,开展“作风提升年”活动,选树敢于碰硬、精益求精的先进典型,对作风涣散、失职失责的严肃问责。唯有将作风建设内化为审计干部的职业操守,外化为监督执纪的实际成效,才能让审计“利器”永不蒙尘,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

二、以“回头看”为镜鉴,推动作风建设在细微处落地生根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