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作风建设专题“回头看”自查问题清单

开展作风建设专题“回头看”自查问题清单-文库集
开展作风建设专题“回头看”自查问题清单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一、学习研讨方面

1.理论学习形式化。部分单位在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时,过于依赖文件宣读和集中授课,互动式、案例式教学占比不足20%。像柳州市某局在组织学习时,全年8次学习活动中有6次是领导念文件,参会人员昏昏欲睡,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导致干部对规定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难以将其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2.学习频次不足。按照规定,各单位每季度应至少组织一次专题学习,但调查发现,柳州市约25%的基层单位未达标。某街道办事处一年仅开展2次学习,远低于要求频次,使得干部对八项规定精神的更新内容和最新要求掌握滞后,在面对实际工作中的复杂情况时,无法准确判断是否违规。

3.学习内容不全面。一些单位在学习时,只侧重于八项规定中的部分条款,对涉及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等常见条款学习较多,而对办公用房清理、婚丧喜庆事宜报备等方面的内容学习较少。比如某区住建局在学习中,忽视办公用房超标问题的学习,导致在办公用房调整工作中,出现新的超标情况。

4.研讨深度不够。许多单位在组织研讨时,干部发言多为泛泛而谈,缺乏结合实际工作的深入思考。在一次某国企组织的研讨会上,15名参会干部中有10名只是简单复述文件内容,未提及本企业在项目审批、资金使用等环节可能存在的违反八项规定的风险点。

5.学习覆盖面有盲区。部分单位的学习教育主要集中在领导干部和机关人员,一线职工参与度不高。如柳州市某工厂,一线工人参与八项规定学习的比例仅为40%,导致基层职工对规定认识不足,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违规行为,如违规接受供应商小礼品等。

6.缺乏持续学习机制。部分单位将八项规定精神学习作为阶段性任务,未建立长期学习机制。某县事业单位在完成上级要求的集中学习后,就不再组织相关学习活动,干部对规定的记忆逐渐模糊,违规隐患增加。

二、查摆问题方面

7.自查自纠走过场。部分单位在开展自查自纠时,敷衍了事,只是简单填写表格,未深入查找问题。柳州市某学校在自查中,未对学校采购、基建等重点领域进行细致排查,导致后来被查出在教学设备采购中存在收受供应商回扣的问题。

8.问题发现能力不足。一些单位缺乏有效的问题发现手段,仅依赖内部汇报,不主动开展调查。某区政府部门在自查中,未发现任何问题,但上级纪委监委通过大数据比对和实地走访,发现该部门存在违规报销差旅费的问题。

9.对历史问题重视不够。对于过去已经发现但未彻底整改的问题,部分单位未进行“回头看”。如某镇政府在2023年被查出违规发放津补贴,虽然进行了部分整改,但在2025年“回头看”中发现,仍存在以其他名义变相发放的情况。

10.不敢暴露深层次问题。一些领导干部担心暴露问题影响单位形象或自身政绩,对违规审批、利益输送等深层次问题隐瞒不报。某国有企业在自查中,对领导干部插手工程招标的问题只字不提,后经群众举报才被查实。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