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部署要求,总结前期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形势,安排下一步重点任务,不断提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质量,引领新就业群体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各县(市、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长、政法委书记,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部分新就业群体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代表。刚才, * 区、* 县、市交通运输局、襄阳搭顺车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作了汇报发言,既分享了工作经验,也提出了务实举措,讲的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把握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
新就业群体主要包括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外卖配送员、快递员等群体,他们是伴随着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起来的新兴社会力量,在畅通经济循环、服务群众生活、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引领新业态健康发展、保障新就业群体权益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
(一)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迫切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新就业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社会治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据统计,目前我市新就业群体总量已达 12.8 万人,其中货车司机 3.2 万人、网约车司机 2.5 万人、外卖配送员 4.1 万人、快递员 3 万人,他们每天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与群众联系紧密,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桥梁。然而,这个群体流动性强、组织化程度低,思想观念多元,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如果我们不加强对他们的引领和凝聚,就可能失去这部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党的执政根基就会受到影响。
近年来,我市在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 区建立了 “司机之家” 党群服务站,吸纳了 200 多名货车司机加入党组织联系群;湖北配齐(美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党支部,开展了 “党员先锋岗” 活动,带动了一批外卖配送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但总体来看,我市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党组织覆盖率仅为 18.3%,远低于传统行业党组织覆盖率;部分企业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认为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无关;新就业群体中党员占比不足 3%,且流动党员管理难度大。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通过加强党建工作,把新就业群体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巩固党的执政根基。
(二)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是推动新业态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当前,以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就业群体作为新业态的主要从业者,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直接关系到新业态的发展质量。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能够为新业态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引领新业态在正确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从我市情况来看,新业态发展势头迅猛。 2024 年,全市平台经济交易额达到 860 亿元,同比增长 25.6%;新就业群体带动就业人数超过 15 万人,占全市新增就业人数的 23.5%。襄阳搭顺车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已拥有网约车司机 2000 余人,年营业额达 1.2 亿元;各大快递企业全年业务量突破 1.5 亿件,同比增长 18.2%。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新就业群体的辛勤付出。但新业态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企业管理不规范、劳动权益保障不到位、行业竞争无序等。加强党建工作,能够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履行社会责任,规范经营行为;能够协调解决新就业群体的合理诉求,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能够推动行业自律,形成良性竞争格局,为新业态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例如, * 县的一家快递企业在成立党支部后,党支部牵头建立了员工关爱基金,为困难员工提供帮助;开展了技能培训,提高了员工的业务水平;协调企业改善了员工福利待遇,员工流失率从 30% 下降到 12%,企业业务量同比增长了 20%。这充分说明,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与推动新业态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我们必须把党建工作融入新业态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新业态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新就业群体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熟悉基层情况,在基层治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他们每天穿梭于社区、街道,能够及时发现城市管理中的问题,如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安全隐患等;他们与居民群众接触频繁,能够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为基层治理提供第一手资料。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能够把他们组织起来,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从而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近年来,我市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探索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 * 街道组织外卖配送员担任 “城市网格员助理”,协助排查安全隐患 500 余处,化解矛盾纠纷 120 余起;* 社区发动快递员开展 “反诈宣传” 活动,向居民发放宣传资料 2 万余份,提高了居民的防骗意识。但从整体来看,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引导机制。加强党建工作,能够建立健全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明确他们的角色定位和职责分工,为他们参与基层治理提供平台和保障。同时,通过党建引领,能够提高新就业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服务意识,使他们从 “旁观者” 转变为 “参与者”,共同为建设平安和谐城市贡献力量。
二、聚焦重点任务,全面提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质量
(一)加强阵地建设,打造新就业群体的 “温馨家园”
阵地是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依托,要整合各方资源,建设一批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的新就业群体党建阵地,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暖心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一是统筹规划阵地布局。要结合新就业群体的分布特点,在物流园区、交通场站、商业街区等新就业群体集中的区域,规划建设一批党群服务中心(站)。 2025 年,全市要新建或改扩建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阵地 50 个以上,其中市级示范阵地 10 个,县级示范阵地 20 个,实现物流园区、主要商圈、交通枢纽等区域全覆盖。每个阵地面积不低于 200 平方米,设置党员活动室、休息室、阅览室、法律服务站、技能培训室等功能区域,满足新就业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在 物流园建设的党群服务中心,要配备充电桩、饮水机、急救药品等设施,为货车司机提供停车、休息、加水等服务;在 商业街区的党群服务站,要为外卖配送员、快递员提供临时存放物品、手机充电等服务。
二是整合资源共建共享。要打破部门壁垒,整合组织、人社、交通、商务、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资源,形成共建共享机制。市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阵地建设, 2025 年专项资金规模不低于 5000 万元;各相关部门要将各自的服务资源向阵地倾斜,如人社局在阵地设立社保服务窗口,司法局安排律师定期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总工会开展 “送清凉”“送温暖” 活动等。襄阳搭顺车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湖北配齐(美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要主动提供场地支持,参与阵地建设和管理。同时,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阵地建设,通过捐赠、赞助等方式,丰富阵地服务资源。
三是提升阵地服务水平。要坚持以新就业群体需求为导向,优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每个阵地要配备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建立服务清单,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法律援助、健康体检、子女入学咨询等服务。 2025 年,每个阵地要开展技能培训不少于 12 次,服务新就业群体不少于 1000 人次。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开发 “新就业群体服务 APP”,实现服务预约、信息查询、问题反馈等功能线上办理。* 区的 “司机之家” 党群服务站通过提供一站式服务,受到了货车司机的广泛好评,我们要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让每个阵地都成为新就业群体想来、爱来、常来的 “温馨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