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智慧城市与循环产业发展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论述,全面总结我市前期在智慧城市建设与循环产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精准分析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精心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任务,进而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广泛共识、真抓实干,全力以赴推动我市智慧城市与循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委、市政府的相关领导同志,市直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区)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负责同志,以及相关企业的代表等。刚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 * 区政府、市经建投集团分别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非常好,既全面总结了各自领域的工作成效,也清晰明确地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我都表示赞同,大家一定要紧密结合实际,切实抓好落实。下面,结合我市的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深刻认识推进智慧城市与循环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智慧城市与循环产业的发展,将其作为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重要抓手。为此,我们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有力推动相关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效。
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 我们成功完成了市级政务云平台的升级改造工作。目前,该平台已接入政务部门 * 个,上线政务应用多达 * 个,数据共享交换总量更是突破了 * 亿条。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已达到 * %,群众办事的平均时限大幅缩短 * %,企业开办时间也压缩至 * 个工作日以内,政务服务效能得到了极为显著的提升。例如, * 区的智慧交通系统自建成运行以来,主干道的通行效率提升了 * %,交通事故率显著下降 * %; * 县的智慧农业平台覆盖农田面积达到 * 万亩,通过精准灌溉、智能施肥等先进技术的应用,粮食亩均增产 * 公斤,节水率高达 *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全市已建成 5G 基站 * 个,顺利实现市区、县城核心区域的全覆盖,乡镇驻地覆盖率也达到了 * %;建成智能充电桩 * 个,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在循环产业发展方面, 我们充分依托 * 经济开发区、 * 工业园区等重要平台,培育出了一批极具示范效应的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 集团建成了年处理 * 万吨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生产线,生产新型建材 * 万吨,实现产值 * 亿元,减少固废堆存 * 万立方米; * 公司建成的工业废水再生利用系统,年回收利用废水 * 万吨,节约新鲜水用量 * %,减少 COD 排放 * 吨。全市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废旧金属、塑料、纸张等主要品种的回收利用率分别达到 * %、 * %、 * %,年回收利用各类再生资源 * 万吨,相当于节约标准煤 *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 万吨。特别是市经建投集团与山西汾飞发展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在循环产业领域已积极开展合作项目 * 个,总投资 * 亿元,预计年可实现利税 * 亿元。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智慧城市与循环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 一是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县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较大,部分县区的智慧城市建设仍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循环产业规模小、层次低; 二是 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缺乏高端人才和核心技术,产业链条不够完善,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偏低; 三是 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市场化运作机制尚未完全健全; 四是 部门协同联动不够紧密,数据壁垒尚未彻底打破,资源共享利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趋势愈发明显,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广泛共识,智慧城市与循环产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优化营商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的必然要求,发展循环产业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各级各部门务必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推动我市智慧城市与循环产业发展迈上新的更高台阶。
二、明确目标,聚焦重点,全力推动智慧城市与循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未来三年,是我市智慧城市与循环产业发展的关键攻坚时期。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线,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全力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循环产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