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文旅产业发展暨暑期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文旅产业发展暨暑期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文库集
在全市文旅产业发展暨暑期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文旅产业发展暨暑期工作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全市文旅产业发展形势,安排部署暑期文旅工作重点任务,推动全市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各县(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各重点景区负责人等。刚才, *县(区)、市文旅局、市交通局等部门和地区 做 了汇报发言,讲 得 都很好,既总结了成绩,也指出了问题,更提出了思路,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站位,深刻领会文旅产业发展重大意义

文旅产业是兼具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的重要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收、传承文化根脉、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文旅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发展文旅产业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发展文旅产业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 近年来,我市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但传统产业占比依然较高,新兴产业培育尚需时日。文旅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具有关联度高、带动性强、附加值大等特点,能够有效拉动住宿、餐饮、交通、零售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 “一业兴、百业旺”的良好局面。据统计, 2024 年,我市文旅产业直接带动就业人数达 15 万人,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过 40 万人,占全市就业总人数的 18 %;文旅产业总收入达 380 亿元,占全市 GDP 的比重达 8 . 5 %,较 2023 年提高 1 . 2 个百分点。从周边城市发展经验来看, *市通过大力发展文旅产业, 2024 年文旅产业对 GDP 的贡献率达到 12 %,带动相关产业收入增长 25 %。由此可见,发展文旅产业是推动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能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我们要充分发挥我市文旅资源丰富的优势,把文旅产业打造成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

(二)发展文旅产业是传承弘扬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 我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这些文化资源是我市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标识。发展文旅产业,能够让这些优秀文化资源 “活起来”,通过旅游这个载体,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和传承我市的优秀文化。例如, 景区通过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将当地传统民俗文化融入旅游活动中, 2024 年接待游客 120 万人次,其中参与文化体验项目的游客占比达 75 %,有效传播了地方特色文化。同时,文旅产业的发展还能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近年来,我市投入资金 8 亿元用于 景区、 *古镇等文化遗产的修缮和保护,不仅让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也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我们要通过发展文旅产业,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增强全市人民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三)发展文旅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调查, 2024 年我市居民人均出游次数达 4 . 2 次,较 2023 年增长 15 %,旅游消费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 12 %。发展文旅产业,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更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旅游需求。例如,针对老年游客,我们完善了景区适老化设施,全市已有 30 家景区设置了无障碍通道、老年休息区等设施;针对亲子游客,打造了 15 个亲子旅游基地,开发了一系列亲子互动项目,深受游客欢迎。同时,文旅产业的发展还能改善城乡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在享受旅游乐趣的同时,感受到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发展文旅产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客观分析现状,准确把握文旅产业发展当前态势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文旅产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文旅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文旅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特别是在暑期旅游旺季来临之际,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

(一)今年以来文旅产业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效 一是 旅游市场持续升温。今年 1 — 6 月,全市共接待游客 850 万人次,同比增长 30 %;实现旅游总收入 68 亿元,同比增长 35 %。其中,*景区、*湿地公园等重点景区接待游客量均突破百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 40 %。五一假期期间,全市接待游客 120 万人次,旅游收入 9 . 6 亿元,分别较 2023 年同期增长 25 %和 30 %,创历史同期新高。 二是 旅游产品不断丰富。大力推进 “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批融合业态产品。“文旅+农业”方面,打造了*镇生态农业观光园、*村采摘园等 20 个乡村旅游示范点, 1 – 6 月接待游客 150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1 . 2 亿元; “文旅+研学”方面,推出了历史文化研学、自然科学研学等 5 大系列 20 条研学线路,吸引了周边城市 10 万名学生前来研学旅行; “文旅+体育”方面,举办了马拉松比赛、自行车挑战赛等 10 余项体育赛事活动,带动赛事周边旅游消费 2 亿元。 三是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投入资金 15 亿元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改建旅游厕所 120 座,实现重点景区旅游厕所全覆盖;新增旅游停车场 20 个,增加停车位 5000 个;优化提升景区道路 30 公里,改善了景区通达性。同时,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全市所有 4A 级以上景区均实现了线上预约、扫码入园、智能导览等功能,提升了游客的便捷度。 四是 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组织导游、服务员等从业人员培训 50 场次,培训人员 3000 人次;建立旅游投诉快速处理机制,平均处理时间缩短至 2 小时以内,游客满意度达 90 %以上。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10 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50 起,维护了旅游市场秩序。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