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长辈、亲友,亲爱的孩子们:
大家中午好!七月的风里裹着蝉鸣,也裹着收获的喜悦。今天,我们全家怀着最滚烫的心情,把各位请到这里 ——这桌不算奢华的宴席,装的是我们最浓的谢意;这杯温热的薄酒,敬的是我们最该感恩的人。首先,请允许我以一个父亲(母亲)的身份,向在座的每一位道一声“谢谢”。谢谢你们在百忙中放下手头的事,来为我家 * 的 “小成功”捧场;更要谢谢你们,用一路的陪伴、鼓励和期待,托着我家丫头一步步走到今天。
一、这张录取通知书,是 “爱”托举的重量。 上周三下午,当 * 举着手机冲回家喊 “爸(妈)!录取了!”的时候,我正蹲在厨房择菜。她扑过来的那股子劲儿,差点把我手里的菜篮子撞翻。我盯着手机屏幕上“ * 大学(一类本科) * 专业 ”的字样,突然就红了眼眶——不是因为“一类本科”这个标签有多金贵,而是想起这十八年里,多少双手在她身后托举,多少颗心为她悄悄牵挂。 * 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没有 “赢在起跑线”的光环。小学时,她数学总考不到 90 分,是班主任王老师每天放学留她十分钟,用糖果当奖励,教她掰着手指头数应用题;初中叛逆期,她偷偷在课本里夹小说,是语文张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没有批评,反而说 “爱读书是好事,但要读对时候”,后来还送了她一本《平凡的世界》;高中三年,尤其是高三,她为了数学压轴题掉过眼泪,为了文综答题时间不够急得吃不下饭,是班主任李老师把自己的手机号写成“ 24 小时心理热线 ”,是数学刘老师专门给她整理了“错题手账”,是英语陈老师每次早自习都提前半小时到教室,陪她练听力……今天,我特意把这些老师的名字记在本子上(举起手中的小本)——王芳老师、张敏老师、李阳老师、刘建国老师、陈雨薇老师……还有 * 高中三年所有任课老师,是你们用 “润物细无声”的耐心,把“不可能”变成了“我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