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营商环境建设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在全市营商环境建设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文库集
在全市营商环境建设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更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近年来,我市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紧扣“政策落地、服务提效、法治护航”三个关键环节,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破壁垒、疏堵点、增活力,推动营商环境从“表层优化”向“深度变革”转变。现将具体实践与成效汇报如下:

一、聚焦“政策落地”,以“精准直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政策是营商环境的“风向标”,但若政策“悬在空中”“卡在途中”,再好的举措也会沦为“纸上谈兵”。我们坚持“企业需求”与“政策供给”双向发力,推动政策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确保政策红利“一键直达、应享尽享”。

(一)构建“全生命周期”政策体系,破解政策“碎片化”难题

针对企业反映的“政策分散难查找、条款复杂难理解”问题,我们系统梳理国家、省、市三级惠企政策,按照“企业设立—成长—转型—退出”全生命周期,分类编制《营商环境政策服务指南》,涵盖税收优惠、融资支持、人才引进等*大类*余项政策,并开发“政策计算器”智能匹配系统。企业只需输入行业类型、经营规模等关键词,系统即可自动生成“政策适配清单”,明确申报条件、流程和时限。例如,某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系统匹配,发现可同时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补贴等*项政策,累计获得资金支持超*万元。目前,政策匹配系统已覆盖全市*%以上市场主体,政策知晓率从*%提升至*%。

(二)创新“免申即享”兑现机制,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米”

传统政策兑现需企业提交大量材料、经历多部门审核,流程繁琐、周期漫长。我们以“数据跑腿”替代“企业跑路”,对符合条件的政策实行“免申即享”。例如,针对稳岗返还、创业补贴等高频事项,通过人社、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数据共享,自动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名单,经公示后直接将资金拨付至企业账户,全程无需企业申请。某制造业企业负责人感慨:“过去为申请稳岗补贴,要准备*多份材料、跑*个部门,现在坐在办公室就收到补贴到账短信,真正感受到了政策的温度。”截至目前,全市已推出“免申即享”事项*项,累计兑现资金超*亿元,惠及企业万余家。

(三)建立“动态评估”反馈机制,防止政策“空转”

政策效果如何,企业最有发言权。我们建立“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动态调整”闭环,定期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第三方评估等方式收集企业意见,对执行效果不佳的政策及时修订或废止。例如,在评估中发现某项人才引进政策因“落户门槛高、补贴发放慢”导致企业参与度低,随即调整为“学历放宽至本科、补贴发放周期缩短至1个月”,政策吸引力显著提升。今年以来,我们已根据评估结果优化政策*项,废止不合时宜条款*条,政策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提高40%。

二、聚焦“服务提效”,以“用户思维”重塑政务服务体验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