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残疾人康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2025年全市残疾人康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库集
在2025年全市残疾人康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 2025 年全市残疾人康复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 2025 年是我国 “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蓝图的关键之年。在这个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上,我们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更强的担当,推动我市残疾人康复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我市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今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残联的有力指导下,全市残联系统康复条线的同志们聚焦主责主业,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残疾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增强。

(一)康复服务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 我们持续完善 “以村(社区)康复为依托、以乡(镇)康复为基础、以县(市、区)康复为骨干、以市级康复为龙头”的四级康复服务网络,推动优质康复资源向基层延伸。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康复机构的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服务网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我们积极推进“互联网+”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将残疾人证办理、康复申请、辅具适配等事项“一网通办”,部分地区甚至实现了“跨域通办”,有效解决了残疾人“多头跑、跑远路”的难题。

(二)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取得新成效。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和辅助器具适配是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试金石。上半年,我们围绕年度核心任务指标,全力推进这两项民生实事。虽然上半年的精准统计数据仍在最后核定中,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兄弟地市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有的地区在 2023 年上半年就超额完成了省定年度指标任务,有的地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人数完成率甚至超过了 200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只要我们方法得当、措施有力,完成甚至超额完成我们 “年内救助 800 名残疾儿童,适配 7640 件辅助器具 ”的年度目标,是完全有基础、有信心的。在辅助器具适配方面,我们不仅关注数量,更注重质量。部分县区创新推出的“辅具租赁”微信小程序,实现了线上申请、入户评估、精准适配的全流程服务,大大提升了服务的便捷性和精准性。

(三)服务模式创新实现新突破。 我们坚持需求导向,积极探索和推广多元化的康复服务模式。在一些社区,我们成功试点并推广了 “阳光康护”模式,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残疾人社区康复深度融合,通过签订三方协议,组建“医生+康复协调员”两人服务团队,为重度残疾人建立“一床一档”,提供个性化、一对一的上门康复指导,有效破解了他们“出门难、康复难”的困境。同时,康复机构的服务内容也日益丰富,从传统的康复训练,拓展到引导式教育、言语治疗、多媒体音乐治疗、感统训练,乃至工疗、农疗和生活化的社会融合训练,全方位促进残疾人身心康复和全面发展。

(四)工作保障机制得到新强化。 我们深知,康复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坚实的保障。上半年,我们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中央和省级的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已提前下达,市本级的配套资金也基本落实。我们欣喜地看到,各县(市、区)的财政保障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为社区康园中心、居家安养服务等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还建立了包括残疾人满意度评价、日常量化评估和专家组定期督查在内的 “三位一体”服务评价机制,将考评结果与服务经费拨付挂钩,有效激励了康复机构提升服务质量的主动性。

总的来看,上半年的工作亮点纷呈、成效显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残联系统康复战线全体同志辛勤付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残联党组,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正视问题,剖析短板,深刻认识我市残疾人康复工作面临的挑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标新时代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对照广大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坚持问题导向,是我们谋划工作、推动发展的重要方法。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