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总结上半年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与存在的突出问题,安排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攻坚突破,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环境保障。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人大常委会 副主任、市政府 副市长、市政协 *副主席,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刚才,市生态环境局、*区、*县作了汇报发言,讲 得 都很好,既总结了成绩,也指出了问题,更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大气污染防治的严峻性与紧迫性
大气污染防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事关全市长远发展大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攻坚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一是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这为我们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如果我们在大气污染防治上掉以轻心、行动迟缓,不仅会影响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更会拖全省乃至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后腿,无法向党中央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是 从群众期盼层面看,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向往越来越强烈,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上半年,我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 71 . 8 %,同比增加 2 %, PM2 . 5 平均浓度 48 . 9 微克 /立方米,同比下降 5 . 6 %,这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得到了群众的初步认可。但我们也要看到,在重污染天气发生时,群众的抱怨和不满依然存在,比如在 月 日至 月 日的重污染天气过程中,市 12345 政务服务热线接到关于大气污染的投诉达 320 余件,涉及企业废气排放、工地扬尘、秸秆焚烧等多个方面。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工作与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小差距,必须下更大决心、花更大力气加以解决。 三是 从发展大局层面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各地都在抢抓绿色低碳发展机遇,谁能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占据主动,谁就能在区域竞争中赢得优势。如果我们不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不仅会影响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还会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半年,我市某重点招商项目因周边空气质量不达标,导致项目环评审批延迟,影响了项目开工进度,这一教训十分深刻。因此,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仅是生态问题,更是发展问题,必须统筹兼顾、协同推进。
二、肯定成绩成效,准确把握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良好态势
上半年,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工业减排攻坚取得显著突破 。 一是 资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先后成功申报中央大气专项资金项目 36 个,获资 1 . 86 亿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企业脱硫脱硝、 VOCs 治理、除尘设施升级等重点项目。同时,市级财政配套资金 5000 万元,各县(市、区)也累计投入资金 2 . 3 亿元,形成了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比如 *县为推动辖区内化工企业治理,县财政专门拿出 8000 万元,对完成治理任务并达到超低排放标准的企业给予每吨产品 30 元的奖励,极大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 二是 治理项目推进成效明显。在省生态环境厅下达我市 470 个大气治理项目的基础上,我们自我加压,以钢铁、水泥、铸造、无机磷化工等行业为重点,谋划工业企业治理项目 600 个,目前已完成 352 个,完成率达 58 . 7 %。其中,*钢铁集团投资 12 亿元实施了烧结机脱硫脱硝改造项目,改造后烧结机头二氧化硫浓度从原来的 150 毫克 /立方米降至 35 毫克 /立方米以下,氮氧化物浓度从 300 毫克 /立方米降至 100 毫克 /立方米以下,每年可减少污染物排放 2 . 3 万吨; *水泥有限公司投资 1 . 5 亿元完成了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不仅解决了生活垃圾处理难题,还减少了粉尘排放 8000 余吨。 三是 产业结构优化步伐加快。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坚决遏制 “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上半年共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 23 个,涉及投资额达 56 亿元。同时,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 *个工业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 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比如 经济开发区通过实施循环化改造,园区内企业之间实现了资源共享、废物互用,上半年园区整体能耗下降 8 %,废气排放量下降 12 %。
(二)重污染天气应对能力持续增强 。 一是 预警会商机制不断完善。积极科学应对重污染天气,在重污染天气高发期,每天组织气象部门、行业专家开展会商研判,分析空气质量变化趋势,预测污染扩散路径。上半年共开展会商研判 126 次,发布空气质量预报信息 365 条,为精准应对重污染天气提供了科学依据。在 月 日的重污染天气过程中,通过提前会商研判,我们及时启动了橙色预警响应,比原定时间提前了 12 小时,有效减轻了污染程度。 二是 应急减排措施落实到位。严格落实 “一企一策”监管要求,为全市 432 家重点排污企业制定了个性化的应急减排预案,明确了不同预警级别下的减排措施和减排比例。通过现场督查和在线监测相结合的方式,督促企业按预案要求落实各项减排措施。上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 8600 余人次,检查企业 3200 余家次,发现并整改应急减排措施落实不到位问题 156 个。比如在 *月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铸造厂未按要求停产,执法人员现场责令其立即停产,并依法处以 20 万元罚款,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 三是 区域协同应对成效显著。加强与周边市(县)的沟通协调,建立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上半年共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12 次,查处跨界污染案件 5 起。在 月 日至 月 日的区域性重污染天气过程中,我市与 *市、*市同步启动应急响应,统一实施限产、限行等措施,区域内 PM2 . 5 浓度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12 . 3 %,重污染持续时间缩短了 24 小时。
(三)面源污染管控水平不断提升 。 一是 露天禁烧管控成效明显。强化面源污染管控,全方位推动农作物露天禁烧工作的开展,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组建了 1200 余人的巡查队伍,配备无人机、高清摄像头等设备 230 余台(套),实现了对重点区域的全天候监控。上半年共查处露天焚烧案件 320 起,罚款金额达 56 万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 35 %和 40 %。*区创新推行“田长制”,将辖区内所有农田划分为 1200 个网格,每个网格由一名村干部担任网格员,负责日常巡查和宣传教育,上半年该区未发生一起大面积露天焚烧事件。 二是 扬尘污染治理持续加强。围绕道路扬尘、施工工地扬尘等问题,坚持日巡查、周通报、现场核查、整改 “回头看”,对重点问题跟踪到底,共检查发现施工工地扬尘问题 250 余个,下达整改通知书 180 份,对 23 个问题突出的工地进行了立案查处,罚款金额达 150 万元。同时,加大道路清扫保洁力度,市区机械化清扫率达到 92 %,洒水降尘频次从每天 2 次增加到 4 次, *街道还引入了新型雾炮车 3 台,对辖区内主要道路进行不间断喷雾降尘,道路扬尘浓度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18 %。 三是 餐饮油烟管控巩固提升。巩固餐饮油烟管控成效,按照 “一点一策”清单开展重点区域餐饮聚居区常态化巡查,要求正在营业的商户开启油烟净化器并保持正常运行。上半年共检查餐饮单位 2800 余家次,下达整改通知书 320 份,督促 230 家餐饮单位安装了高效油烟净化器,对 120 家未按要求运行的餐饮单位进行了处罚。 * 县对辖区内的 * 条餐饮示范街进行了全面改造,统一安装了油烟在线监控设备,实现了对油烟排放的实时监控,群众投诉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60 %。
三、正视短板弱项,清醒看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