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推进会议讲话

全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推进会议讲话-文库集
全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推进会议讲话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便利居民生活、促进消费升级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市前期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成效与不足,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进一步凝聚共识、压实责任,推动全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再上新台阶。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各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市商务局、市住建局、市文旅局、市卫健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各街道办事处主任以及部分社区代表、商户代表等。刚才, *街道、市商务局分别作了汇报发言,既总结了各自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也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讲的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与使命感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顾名思义,就是以居民居住地为中心,在步行 15 分钟左右的范围内,配备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需求和品质提升需求的各类业态和服务设施,形成功能完善、业态丰富、服务优质、智慧便捷、规范有序、商居和谐的生活圈。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看似是一项关乎居民日常生活的 “小事”,实则是关系城市功能完善、民生福祉改善、消费潜力释放的 “大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是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的生活需求日益多元化、品质化,从过去简单的 “吃得饱、穿得暖”,转变为现在对 “吃得好、住得舒、行得便、玩得乐” 等多方面的追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直接关系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便利度和幸福感,建设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就是把人民群众的 “急难愁盼” 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切实解决居民购物、餐饮、养老、托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不便问题,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服务。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已有 个社区开展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覆盖居民约 万人,居民对生活圈服务的满意度达到了 *%,比试点前提升了 个百分点。从 区 社区的反馈来看,自从生活圈建成后,居民平均每周外出购物、休闲的时间减少了 小时,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于学习、陪伴家人等,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增强。

二是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是激发消费潜力、促进经济内循环的重要举措。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而社区消费作为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贴近居民、需求稳定、潜力巨大的特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能够将居民的消费需求留在社区、留在本地,有效激活社区消费市场。一方面,通过完善社区商业业态,能够吸引居民在社区内消费,增加即期消费;另一方面,通过提升服务品质,能够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如社区养老服务、健康养生、文化娱乐等,拓展消费新空间。以 街道的 “美好生活季” 活动为例,仅活动开展的三天时间里,就吸引了 余名居民参与,带动周边商户销售额增长 万元,其中餐饮、零售等业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分别达到 % 和 *%。据测算,全市如果全面建成高质量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预计每年可拉动社区消费增长 亿元以上,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率将提升 个百分点。

三是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城市治理的 “最后一公里” 在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涉及到城市规划、业态布局、服务管理等多个方面,是一项系统的城市治理工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生活圈内的各类设施,能够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通过引导商户规范经营、提升服务质量,能够改善社区环境,促进商居和谐;通过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智慧技术,能够提升社区治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同时,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也能带动农村地区借鉴城市的先进经验,完善农村社区的服务设施,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近年来,我市 县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积极借鉴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理念,在 镇开展试点,建设了集超市、诊所、文化活动室等为一体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辐射周边 * 个行政村,让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便捷的生活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是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市也不例外。截至 2024 年底,我市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 万人,占总人口的 %,其中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 万人,占总人口的 %。老年人群体对社区医疗、养老、助餐、康复等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同时,随着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他们对休闲娱乐、健身养生、教育培训等品质化、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能够精准对接不同群体的需求,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养老服务,为年轻人提供丰富的消费场景,让每个群体都能在生活圈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便利与幸福。例如,我市 社区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中,专门设置了老年食堂,每天为 余名老年人提供营养均衡的午餐和晚餐,还配备了康复理疗室、老年活动室等,受到了老年居民的广泛好评。

二、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准确把握我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现状

自 2022年我市被列为全国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各区县、各部门积极行动,密切配合,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客观看待。

(一)前期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一是生活圈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服务设施日益完善。截至目前,我市共建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个,覆盖居民 万户、 万人,占全市城市居民总户数的 %。在这些生活圈内,基本便民业态如便利店、超市、菜市场、餐饮店等覆盖率达到 *% 以上,其中便利店的数量达到 家,平均每万人拥有便利店 家;菜市场 个,平均服务半径 公里。同时,品质提升类业态也在不断增加,新增托育机构 家,养老服务中心 个,健身场馆 个,社区图书馆 个,极大地满足了居民的多元化需求。 区在生活圈建设中,注重补齐设施短板,投入 万元对 个老旧小区的配套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新增停车位 个,建设社区口袋公园 * 个,让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舒适。

二是业态布局更加合理,特色亮点逐渐凸显。各区县在生活圈建设中,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结合不同社区的人口结构、消费特点和文化底蕴,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如 街道的 “文旅融合型” 生活圈,依托辖区内的 文化遗址,引入了文创商店、特色民宿、非遗体验馆等业态,既满足了居民的生活需求,又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区域消费; 社区的 “智慧便捷型” 生活圈,推广应用智能门禁、线上缴费、无人售货机等智慧化设施,居民通过手机 APP 就能实现购物、报修、预约服务等功能,生活便捷度大幅提升。据统计,特色生活圈的商户营业额平均增长 %,居民满意度达到 *%。

三是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实施意见》《我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建设标准和扶持政策。市财政设立了专项资金,每年安排 万元用于支持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对符合条件的商户给予最高 万元的补贴。同时,建立了由市商务局牵头,市发改委、市住建局等 个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各区县也相应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区为了鼓励商户入驻生活圈,推出了税收减免、租金补贴等优惠政策,仅 2023 年就为家商户减免税收 万元,发放租金补贴 万元,吸引了 家优质商户入驻。

四是社会参与热情高涨,共建共享氛围日益浓厚。通过广泛宣传和引导,社区居民、商户、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中来。社区居民通过居民议事会、问卷调查等方式,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合理化建议 余条;商户主动提升服务质量,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如 超市定期为社区孤寡老人提供免费送货服务, 餐饮店每周开展一次爱心送餐活动;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为生活圈提供专业的养老、托育、心理咨询等服务。去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各类社区便民服务活动 场次,参与人数 * 万人次,形成了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居民受益” 的良好局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建设滞后。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呈现出 “中心城区好于郊区,新建小区好于老旧小区” 的特点。 区、区等中心城区的生活圈建设已经较为成熟,而县、区等郊区的生活圈覆盖率仅为 %,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个百分点。部分老旧小区由于历史原因,基础设施薄弱,空间资源紧张,难以引入足够的便民业态,如 街道的 个老旧小区,目前仍没有菜市场,居民买菜需要步行 * 分钟以上到较远的市场,生活不便。

二是业态结构不够优化,品质提升类业态不足。虽然基本便民业态覆盖率较高,但部分生活圈内业态同质化严重,品质提升类业态供给不足。如托育机构、专业养老服务机构、高端健身场馆等在一些生活圈中还是空白,难以满足居民的高品质生活需求。据调查,有 *% 的居民希望增加托育服务,*% 的居民希望引入更多特色餐饮和文化娱乐业态。同时,一些传统业态如菜市场、小餐饮店等存在环境脏乱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居民的消费体验。

三是智慧化水平不高,服务效率有待提升。虽然部分生活圈引入了一些智慧化设施,但整体来看,我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智慧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多数社区的服务平台功能单一,未能实现与商户、居民的有效对接;一些便民服务如家政服务、维修服务等仍以线下为主,线上预约、线上支付的比例较低;大数据分析在业态布局、需求预测等方面的应用还不够充分,导致资源配置不够合理。 * 社区的居民反映,社区的线上服务平台经常出现卡顿、信息更新不及时等问题,使用体验不佳。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