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作风建设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作风建设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文库集
在全县作风建设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 ** 县作风建设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既是一次直面问题的“揭短亮丑会”,更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战”。近年来, ** 县上下 凝心聚力,力争上游, 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升级、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取得了不少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但也要清醒认识到,个别干部在利益诱惑面前丧失底线,在责任担当面前推诿扯皮,在服务群众时敷衍塞责,这些作风顽疾不仅损害群众利益,更侵蚀着全县发展的根基。今天通报的典型案例,就像一记重锤敲响警钟:作风建设容不得半点懈怠,必须以“零容忍”态度重拳出击。下面,我围绕以案促改工作,从五个方面与大家深入交流。

一、以“清醒剂”祛病除弊,认清作风顽疾的现实危害

(一)思想“贫血”是腐化变质的“催化剂” 思想防线一旦失守,行为就会脱缰。部分干部把理论学习当“走过场”,把党纪党规当“耳边风”,理想信念在灯红酒绿中褪色,宗旨意识在利益诱惑下动摇。有的干部在项目审批时把“公权”当“私器”,在惠民政策落实中搞“优亲厚友”,归根到底是思想上的“总开关”没拧紧。这些人忘记了“当官发财两条道”的警示,最终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仅断送个人前程,更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二)行动“虚浮”是阻碍发展的“绊脚石”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基层仍有市场。有的干部把“说了当做了,做了当做成了”,在乡村振兴中搞“盆景工程”,在招商引资时玩“数字游戏”;有的习惯“坐在办公室听汇报”, 遥控指挥, 对群众反映的道路硬化、饮水安全 、管网老化 等问题视而不见。这些虚浮作风看似“无伤大雅”,实则像无形的绳索,捆绑了干部的手脚,延误了发展的时机,让群众的期待变成失望。

(三)纪律“松弛”是触碰红线的“导火索” 纪律规矩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但总有人心存侥幸。有的干部把公务接待变成“吃请盛宴”,把公车使用当成“私人座驾”;有的在节假日收受土特产、电子红包,认为“小节无害”。这些行为看似“不起眼”,实则是纪律意识淡薄的表现。从“破纪”到“破法”往往只有一步之遥,一旦突破纪律防线,等待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二、以“显微镜”追根溯源,深挖作风问题的病灶根源

(一)理想信念“灯塔”蒙尘 。 一些干部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把“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抛诸脑后。在物欲横流的诱惑面前,他们不再以“群众满意”为标尺,而是以“个人得失”为准则。这种思想上的滑坡,让他们逐渐偏离正确的人生航向,最终陷入违法违纪的泥潭。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