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法院秉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贯彻中央及省、市、县委关于保密工作的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开展保密安全宣传周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教育、完善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提升法院系统保密安全工作的整体水平。现将2025年法院保密安全宣传周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架构与制度建设系统化
1.优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 鉴于法院内部人事变动情况,及时对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调整优化。由院党组书记、院长担任组长,各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各庭室负责人为成员。这种组织架构确保了保密工作在法院的全面领导与统筹协调,明确了不同层级在保密工作中的领导责任。
2.专人专岗与工作制度细化。 设立专门岗位负责涉密文件与设备管理。对法院公文的收发、登记、传阅、存放等流程进行严格规范,实行专人领取、逐一登记、签名传阅、专柜存放的工作制度。同时,进一步细化保密日常工作流程,形成了院领导全面负责、庭室负责人直接管理、保密专员日常监督、全体干警积极参与的保密工作格局。
3.完善保密制度体系。 修订并完善了《法院涉密文件保密管理制度》《法院办公网络保密管理制度》《法院审判信息保密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涵盖各个工作环节的保密制度,共计9项。通过明确各项保密工作的操作规范、责任主体和处理流程,将保密工作全面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确保每项保密工作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二)宣传教育普及化和常态化
1.法律法规学习全员覆盖。 组织全体法院干警深入学习保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保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通过开展专题讲座、集中学习研讨等形式,确保每一位干警都能深入理解保密法律法规的内涵与要求,提高保密法律意识。
2.新入职人员专项培训。 针对新入职的[*]名干警,专门组织保密安全入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保密工作基础知识、法院工作中的保密要点、保密技术防范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培训,新入职干警能够快速掌握保密工作的基本要求,明确自身在保密工作中的责任与义务,迅速融入到法院保密工作体系中。
3.反面案例警示教育常态化。 利用每周的工作例会,及时传达学习各级保密部门发布的泄密案件通报。通过对这些反面案例的深入剖析,警示全体干警时刻保持保密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让保密意识深入人心。
4.专业培训提升保密技能。 邀请保密专家开展保密知识与技能专题培训。培训内容涉及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涉密载体管理、涉密人员管理、法院审判数据保密、技术防范措施以及要害部门保密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后,组织干警进行交流讨论与实际操作演练,确保干警能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切实增强做好保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保密承诺与自查自评。 组织全体涉密人员、院领导以及各庭室负责人签订《保密承诺书》,明确保密责任与义务。要求各庭室定期开展保密自查自评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将保密责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