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纪委书记在2025年全县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关键岗位干部警示教育座谈会上的讲话

县纪委书记在2025年全县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关键岗位干部警示教育座谈会上的讲话-文库集
县纪委书记在2025年全县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关键岗位干部警示教育座谈会上的讲话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县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关键岗位干部警示教育座谈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刚才,我们一同观看了警示教育片,通报了中央和省级层面的典型案例,传达了上级有关通知要求,几位同志结合自身岗位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认识深刻,态度端正。张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对大家提出了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都非常强,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下面,我结合当前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新任务,特别是立足我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际,以及我们在监督执纪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严峻复杂形势,时刻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切实增强拒腐防变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中央纪委、省纪委全会反复强调,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尚未根除,遏制增量、清除存量的任务依然艰巨。具体到我们某某县,作为邢台市的经济大县、人口大县,产业基础雄厚(如光伏新能源、电线电缆、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发展势头强劲,项目多、资金量大、经济活动频繁,这既为干部干事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同时也意味着廉洁风险点相对集中,面临的诱惑和考验更为直接。从近年来我县查处的案件来看,呈现出一些需要高度警惕的特点:“低龄化”现象不容忽视。一些年轻干部刚踏上重要岗位不久,就因理想信念滑坡、纪法意识淡薄而“早节不保”。他们往往学历高、能力强,但社会阅历浅、党性锻炼不足,面对“围猎”缺乏定力,容易在所谓“人情往来”、“小恩小惠”中迷失方向,从“第一次”的忐忑发展到后来的肆无忌惮。“岗位化”风险日益凸显。关键岗位干部掌握着政策执行、项目审批、资金拨付、执法监管等重要权力。权力集中、监督缺位的地方,往往就是腐败的高发区。行政审批、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公共资源交易、财政资金管理、执法司法等领域,依然是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灾区”。一些新提拔干部进入权力核心圈后,未能及时调整心态、筑牢防线,反而把新岗位当作谋取私利的“新平台”。“隐蔽化”“新型化”趋势增强。腐败手段更加隐蔽复杂,通过“影子公司”、“虚假交易”、“期权腐败”、利用职权或影响力“提篮子”、“白手套”等方式规避监管。有的打着“服务企业”、“推动发展”的旗号搞利益输送;有的在惠民惠农资金上“雁过拔毛”、“优亲厚友”;有的“不吃公款吃老板”、“不收现金收电子礼品卡、虚拟货币”。这些都给我们的监督执纪带来了新的挑战。由风及腐、风腐一体特征明显。大量案例表明,腐化堕落往往始于作风失守。一顿饭、一张卡、一次违规的“小”旅游,可能就是滑向深渊的开始。作风问题与腐败问题同根同源、相互交织。当前,“四风”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我县一些领域和干部身上仍有表现,必须高度警惕其背后潜藏的腐败风险。

同志们,某某书记强调要深刻体悟“三个永远在路上”的深远意蕴。这绝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对反腐败斗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清醒判断。大家作为某某发展的中坚力量、未来希望,身处关键岗位,手握重要权力,必须深刻认识到:这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政治斗争。腐败问题侵蚀党的执政根基,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破坏某某来之不易的发展环境和政治生态。严管就是厚爱,监督就是保护。组织上对大家进行警示教育,是关心爱护,更是政治责任。这是一次对党性修养和意志品质的严峻考验。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和考验,是选择坚守初心、廉洁奉公,还是随波逐流、腐化变质?这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命运、家庭的幸福安宁,更关系到某某事业的兴衰成败。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和岗位要求。组织把大家放在重要岗位上,赋予权力,更意味着交付责任。这份责任要求大家必须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独慎微慎始慎终,确保手中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为某某发展助力。

二、深刻汲取惨痛教训,以案为鉴警钟长鸣,筑牢“三不腐”的思想堤坝

刚才通报和观看的典型案例,触目惊心,发人深省。这些反面教材,很多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甚至可能是我们曾经认识的人。他们也曾是组织培养的骨干,有的还做出过成绩,但最终却身陷囹圄,身败名裂。究其根源,无外乎以下几点: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