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关于社会治理工作典型交流材料

某地关于社会治理工作典型交流材料-文库集
某地关于社会治理工作典型交流材料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一、强人才之基,赋能**地区社会治理的水平提升

党建引领**地区社会治理要强人才之基。人才是党建引领**地区社会治理依托的宝贵资源。由于地处边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地区引才难、留才难是一个普遍现象。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千头万绪,其中一个至为关键的因素是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基层组织建设。实践充分证明,抓组织、抓班子、抓队伍就是抓领导力和组织力的建设。中共**省委和**(市)各级党委历来高度重视**地区党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现代**幸福村建设把强组织作为一个重要目标来推进,取得了良好成效。但综合来看,巩固提升幸福村建设成果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一)治理行政主导惯性突出,部分干部对现代治理理念的理解认识尚不到位,有的干部甚至把治理简单理解为管住治住群众,下细功夫引领群众参与治理的意识不强;(二)有的班子治理能力跟不上发展要求,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弱,有的干部求稳怕事怕问责心思重;(三)基层治理资源配置与承担的职责任务不尽匹配,“小马拉大车”现象明显。立足当前,着眼发展。一方面要继续把**地区党政人才队伍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并努力改善招引其他各类人才的条件,充实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要改善**地区与承担职责任务相应的资源配置,并深化改革,进一步提升治理体系联动协同的运转效能。

(一)选优配强**地区各级领导班子。要更加突出选人用人的工作导向,把**地区作为培养锻炼、识别选拔干部的场所。有必要拓宽视野,在更大范围内选拔党性强、作风硬和综合素质高的干部充实**县(市)、乡(镇)领导班子;要坚持着力配强抵边村组基层党组织书记。对于个别难以选出合适人选的,由上级党委直接委派;要充实**村干部力量。从实际出发,对力量薄弱的抵边村,可考虑在现有的行政村内,按照地缘相近、便于管理的原则,因地制宜划分若干自然村,统筹选配自然村小组长,以增强联系群众、精准掌握动态并及时反馈的力量。

(二)持续厚植**地区后备干部基础。要健全遴选优秀年轻干部分批次重点培养机制。同时,探索打通乡(镇)公务编与事业编人员选拔使用的区隔,对于乡(镇)事业编潜质佳、工作表现好的年轻干部尽早纳入培养,为其转任公务员提供更多支持,为用活本地干部提供一种途径;鉴于社会治理专业性日益突出的情势,应给予**地区年轻干部参与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更多支持。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出台的《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指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为贫困群众提供心理疏导、精神关爱、关系调适、能力提升等社会服务的新兴力量。”社会治理需要专门人才。加强这方面工作,从长远来说,有利于改善**地区干部的知识结构,助力社会治理方面的专业化素养与能力的提高。

(三)进一步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要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形式主义,着力营造说真话、干实事、求实效的风气;要突出选贤任能,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弘扬向上向善正气,为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撑腰打气;要改进评价机制,严格区分应急与常态化运行要求,坚持常态贵稳急时贵动的运行理念,防止时时事事急字当头,坚决把基层干部从疲于应付急功近利考核、华而不实检查评比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精力用于干实事、谋发展上。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