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讲话(1万余字)

市级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讲话(1万余字)-文库集
市级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讲话(1万余字)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市委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全省招商引资大会要求,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高质量发展,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我省、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要扭住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推动高质量发展,近些年我市一直在努力,也取得了明显进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实。我们坚持向经济建设聚焦发力,千方百计抓招商上项目,推动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升级、向新领域拓展,推动农产品加工向生物经济高端领域延伸、向预制食品和休闲食品终端产品拓展,推动旅游、烤肉、电商等现代服务业高品质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奠定了高质量发展坚实基础。二是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更足。我们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激发了高质量发展活力;我们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切实激发了高质量发展潜力;我们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切实激发了高质量发展动力。三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更强。一方面是硬支撑明显增强,园区载体不断完善,产业政策日趋健全,要素保障更加有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是软支撑明显增强,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进一步提升,抓招商、上项目的能力明显提高,务实担当、开拓进取的作风进一步树牢,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总体看,虽然我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阶段成效,但对照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经济结构不优,三次产业比例不够合理,生产力配置和布局需要进一步调整;二是创新驱动不强,产业链与创新链缺乏精准对接和深度融合,科技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转化成发展优势;三是开放程度不高,资源要素配置不够有力,融入新发展格局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四是绿色发展步伐不快,生态价值转化做得不够,绿色低碳转型还需加大力度;五是民生保障不够有力,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社会治理、城市管理、安全生产还有短板。我们必须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坚定高质量发展信心、保持高质量发展定力,强化举措、聚焦发力,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局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坚持不懈优化经济结构,打牢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时,提出了“四个坚持”的重要要求,其中第一个坚持就是“坚持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振兴发展的重中之重”。转方式调结构,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优化经济结构。优化经济结构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前提条件,在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就是三次产业结构。近年来,我们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主要目的是扩大经济总量,并在扩大总量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目前,我市三次产业比重与发达地区差距很大,与全省相比也有较大优化空间。下步工作中,我们要找准三次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以产业结构优化促进高质量发展。一产主要是提质增效。以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以“四个农业”建设为牵动,坚持向规模要效益、向科技要增量、向绿色要优势、向标准要质量、向品牌要市场、向产业要发展、向机制要活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重点在做大规模种植业和规模养殖业上下功夫,千方百计提高粮食产能,切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努力把畜牧业建成战略性、支柱性、引领性大产业,加快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市。二产主要是扩量升级。按照国家和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把发展新型工业化作为重要任务,全面提高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重点要改造提升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两大传统优势产业,推动装备制造与智能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相融合,向智能农机等新领域拓展;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推动食品工业向终端延伸和高端拓展。同时,加快发展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新型工业化开辟新赛道、构筑新优势。三产主要是增加活力。依托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挖掘潜能、提升品质,推动现代物流、服务型制造、现代职业教育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旅游康养、文化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扩大冰雪经济发展规模,全链条成体系推动烤肉产业发展,做大电商产业,持续增强优质服务供给能力,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体系,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

高质量发展是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发展。对于我市来说,主要是存量促升级、扩量调结构,更重要的是扩量调结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扩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去年我市实施了“产业项目建设年”,今年市委已经对“产业项目建设提升年”行动作了部署,大家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抓好落实。主要把握三个关键:

一是方向要清。招商引资要克服盲目性、提高精准性,在定向、定位、定点上下功夫。要坚持定向招,主要是知道招什么。近几年有的县(市)区在产业方向上进行一些探索,有的还不够聚焦。各县区要结合自身实际,抓紧确定产业主攻方向,围绕主攻方向持续用力,增强招商针对性,构建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体系。要坚持定位招,主要是知道到哪儿去招。在找准产业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区位、要素、资源等比较优势,找准这个产业哪个地区发展最好,瞄准相匹配的地区开展招商。比如,围绕我市玉米、大豆等农产品深加工以及高端铸锻件、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领域,有针对性地锁定重点目标区域,精准匹配招商。要坚持定点招,主要是知道招谁。到一个地区招商,要提前找准目标企业,可以是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也可以是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提前分析企业投资方向、要素需求等,主动出击深入对接,提高招商成功率。

二是措施要实。抓招商不能只是轰轰烈烈,必须脚踏实地、真抓实招。要形成合力抓。招商引资是全局性工作,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全员参与,形成齐抓共管、人人招商的浓厚氛围。各县区和园区要结合自身优势抓招商,县区和园区是招商主体,要进一步研究比较优势,深挖细谋投资机会,采取各种方式扩大招商成果,特别是主要领导要率先垂范,带头研究招商、走出去招商,班子成员要分工负责,推动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各重点产业链专班要结合特定方向抓招商,发挥好专班优势,研究市场规律和产业链图谱,围绕强链延链补链招商引资,推动更多项目签约落地。相关部门特别是经济部门要结合业务抓招商,发挥好主力军作用,利用专业领域的资源、人脉等优势,扩大招商成果,引入更多好项目。市领导要结合分管战线和包联单位抓招商,指导、参与、带动分管部门和包联单位一起外出招商,共同研究解决招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大项目,需要市级领导出面洽谈的要及时沟通,合力推动项目签约落地。要集中精力抓。招商引资是推动项目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牛鼻子”,也是衡量各县区抓发展的“金标准”。各级干部要日思夜想、全力以赴、奋力攻坚,确保招商取得成效。在精力投放上,主要是在招商引资上再加把劲儿,各级各部门要把更多精力投放到抓招商、上项目上,特别是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谋划、亲自部署推动,想尽一切办法引入项目,确保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在力量倾斜上,要进一步充实招商力量,把“懂经济、熟产业、善招商、会服务”的干部用到招商一线,推动干部能力素质和招商成效双提升。在要素集聚上,主要是推动土地、电力、金融等生产要素高效配置,各生产要素供应部门要靠前服务、提前介入,特别是牵动力强的招商项目,要开通绿色通道,坚持“一事一议”,以更加精准有效的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尽快签约落地。要求真务实抓。坚持结果导向,以招商成果评价工作成效,衡量成效主要有三个标准:一是数量。没有数量就没有规模,要努力多引项目、引大项目。二是质量。一二三产项目都要抓,但是重点抓附加值高的加工类项目和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以项目质量优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按照“产业项目建设提升年”方案要求,今年各县(市) 新建能够成为规上企业的加工类项目要达到10个,各区也要达到5个。三是速度。主要是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效。我们今年除考核项目数量外,还要紧盯资金到位率和竣工投产率,确保全市在新一轮招商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三是考核要严。加强全过程督导,实行月通报、季调度、年考核制度,确保项目建设取得扎实成效。实行月通报制度。各县(市)区委常委会要每个月听取一次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分析问题、研究对策、完善措施,并形成报市委、市政府的专报,主要内容是项目签约和开工建设情况,市委办汇总后在全市进行通报。实行季调度制度。市委常委会每季度听取各县(市)区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好的经验大家互相借鉴,共性问题在市级层面研究解决,调动全市资源力量,加快招商引资。实行年考核制度。年末继续实行市级领导班子集体调研,对各县(市)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进行评比排序,考核结果严格和年度评优以及干部提拔使用挂钩。总之,市委就是要树立大抓项目、真抓项目的鲜明导向,以项目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