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特殊论”?往大了说,是觉得自己“身份特殊”“贡献特殊”,可以不受规矩约束;往咱们某某身上看,可能藏在这些小细节里:
一是言论中的“优越感”。有的某某不深入学习创新理论,反而喜欢讲些“独家内幕”“网络段子”,觉得“这样才受欢迎”,没意识到某某是严肃的政治阵地,不是个人秀场。
二是事务中的“特殊通道”。办事情时,不按程序处理,总想托关系、走捷径,甚至觉得“自己跟某某部门熟,获取信息方便”,忘了为民服务最该讲的是守规矩。
三是管理中的“宽松心态”。对同事要求宽松软,比如迟到早退不提醒,思想出现偏差不纠正,觉得“大家都不容易,别太较真”,没守住岗位职责的原则底线。
这些“小特殊”看似不起眼,却像温水煮青蛙,慢慢消解我们的敏锐性。以前听老同事讲过一个例子:一位某某在工作中随意引用未经核实的网络观点,被群众举报,最后在单位做检查。这事儿给我们敲了警钟,我们某某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有政治属性,真不能把自己当“普通工作人员”看待。
二、再谈谈“补偿心理”在咱们身上的潜在表现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