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建总结报告

高校基层党建总结报告-文库集
高校基层党建总结报告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2024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下,省委教育工委围绕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对高校党建工作的谋划和指导,全省高校党建工作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和积极成效。

一、主要进展

(一)强功能,加强高校政治建设。落实打好高校党的政治建设攻坚战部署,切实强化高校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强化创新理论武装,集中举办处级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轮训班,试点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广大党员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在前、走在先。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制定《意识形态工作重点任务清单》《深化学校思政课创新创优行动方案》,多措并举加强对讲座、论坛、报告会、研讨会等阵地的管理,落实“一人一策”“一人一案”工作机制,果断处理高校舆情事件,始终确保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压实政治建设责任,落实教育部“‘四个意识’导航、‘四个自信’强基、‘两个维护’铸魂”攻坚行动,召开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制定《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任务清单》,促进政治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广大师生“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的自觉性坚定性不断增强。

(二)抓基本,健全高校党建制度。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高校党建的基本建设,全面构建党建制度“四梁八柱”。健全制度体系,在党委层面制定了《学校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在院系层面制定了《院(系)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在支部层面制定了《党支部建设标准(试行)》,在党员层面制定了《学校发展党员工作规程》,形成了从党委到院系、从支部到党员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对照中组部、教育部“示范文本”重新修订了党委会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建立了书记、校长“三个不直接分管”制度,书记、校长定期谈心谈话制度,书记、校长末位表态制度;推行了院(系)党组织书记主持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细化制度配套,制定了《学校基层党建制度建设清单》《院(系)党委会会议议事规则(示范文本)》《院(系)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示范文本)》《高校专职组织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党支部组织生活规范流程(试行)》,建立了党支部工作纪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基本情况台账等长效制度。

(三)提质量,建强高校组织体系。坚持把组织体系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加强整体谋划,围绕推进中央巡视整改任务落实,制定了《基层党建工作要点》,确定了7方面25项重点任务;与省委组织部共同制定了《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实施了43项具体举措。推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了高校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程”、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三推两强工程”,开展了“基本制度执行落实年”“百优”党支部创建、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等活动,构建了“省级示范、片区集中、高校自主、校校联合”的培训模式,印发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重要论述、党务知识等“五个脱口而出”学习材料,全校统一使用《高校党支部工作纪实手册》。加强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开展发展党员专项调研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点名”通报。抓好毕业生党员离校前教育,形成了“一卡一课三重温”党性教育长效机制。针对2023年发展党员计划是过去几年3.2倍的实际,抢前抓早做好准备,每月调度发展情况,将《发展党员工作规程》印发至每个支部,切实保证发展数量和质量。推进对标争先,开展软弱涣散党支部集中整顿和提升达标,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比例提高到97.5%,全国排第1;专任教师党员比例高出国家3.76个百分点,全国排第5;院系“党员之家”覆盖率提高到99.5%。1个高校党委入选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3个学院党委入选“标杆院系”、39个支部入选“样板支部”。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