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对标“四问” 争做合格党员

第一,问一问我们有多少对党忠诚的坚贞品格?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的闪亮名片和无上荣耀。那么,面对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新使命,我们怎样才能矢志不渝地坚守忠诚?我感到, 一是心间要始终充满感恩。 我们每个同志不是生下来就理应如此,也不是个人有三头六臂,而是党组织把我们一步一步培养起来的,是党和国家的事业为我们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没有党就没有今天的一切。我们的自然生命是父母给的,我们的政治生命是党给的,要带着感情感恩党的培养,感恩十八大后的良好政治生态,永远忠诚于党,自觉与党同心同德、同舟共济。 二是脑中要始终装着真理。 坚守忠诚,光有朴素的情感是不够的,理论上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现在,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在一些问题上拿不起、放不下、想不开,根本上还是大势来时理论思维的支撑不够,看问题跳不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看自己往往多于看全局,看矛盾往往多于看长远。一个人如果对党的理论学不进、学不懂、学不深,还能指望他对党有多忠诚?因此,我们千万不能把理论学习不够当成“光荣的缺点”,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问题学,尤其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把握理论精髓,掌握思想方法,坚定不移地向中央基准看齐,真正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三是眼里要始终明辨是非。 我们平时都上网,偶尔能看到互联网上爆出抹黑领袖、诋毁英雄、歪曲反腐等消息帖子,有的还打着“某某领导”“某某机构”的旗号,说得有板有眼、煞有其事,致使一些人不明就里做了谣言的“传声筒”,甚至稀里糊涂当了谣言的“放大器”。古语讲,流言止于智者。我们要练就不被谣言困惑的平和心态、不被谣言迷惑的锐利双眼、不被谣言蛊惑的睿智头脑,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论谣。同时,要锤炼坚持原则的斗争品格,对一些歪理邪说和不良风气,敢于旗帜鲜明地批驳、理直气壮地斗争,始终保持不可撼动的政治定力。只有这样,我们坚守的忠诚,才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绝对忠诚。

第二,问一问我们有多少履职尽责的担当精神?

我感到,越是关键时刻越能显本色、见成色,越是特殊时期越要正心态、在状态,始终保持心无旁骛干工作、凝神聚力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当前,尤其要坚决防止和克服以下三种病症: 一要坚决防止嘴上叫得响、行动落实差的“耍滑症”。 令出行随、行胜于言,是共产党人的风骨本色。以前有句俗话,叫“村看村、户看户、村民看干部”。现在有群众感叹,过去的共产党员服从组织绝无二心、对待工作不讲条件,就像脑门上贴着标签,一眼就能认出来,如今则有些困难了。我们都是党的人,一定要听党的话,多做为党争光的事。特别是面对当前政策制度的调整优化,每名同志都要坚守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行为准则,对上级各项决策指示坚决执行、立即执行、无条件执行,绝不能说得漂亮、喊得响亮,唯独做得不一样。 二要坚决防止消极守摊子、在岗不作为的“庸怠症”。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所在党支部民主生活会时曾强调指出,每一个岗位都有着千钧的重担,责任意识必须非常强,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总书记的教诲值得深思。要知道,不作为既是失职、也是渎职。在百年变局的重要关口,我们每名同志都应该反躬自省,看看有没有坐等观望,“躲在房间里等下雨”?有没有明哲保身,满足于不出事不出局?有没有敷衍塞责,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没有畏手畏脚,不敢触碰热点问题和棘手难题?置身改革浪潮中,人人都是局内人,有作为才能有地位,等待观望只会被遗忘,逃避责任必将被淘汰,每名同志都要以主动作为、奋发有为的姿态和状态跑好“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在位一分钟、干好六十秒”。 三要坚决防止到处拉关系、试图走捷径的“焦虑症”。 大家担心自己的前途后路是可以理解的,想有平稳过渡也是人之常情。但要提醒大家的是,好去处、好岗位不是跑出来的、找出来的。我们每名同志都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就是干好今天才拥有明天,千万不要以为干点活吃亏了,干活收获的是能力素质的提高,这是任凭谁都抢不走、拽不去的。所以说,这关系那关系,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才是最可靠的关系;这实力那实力,真才实学、真抓实干才是最过硬的实力。

第三,问一问我们有多少见底见效的落实力度?

“一分布置,九分落实,十分答卷”“开会,但不落实,等于零”等,都说明落实的重要性。但在工作中,有的仍然存在落实上级要求走样、按指示办事不坚决、制度执行方向偏离等问题,影响了单位建设质量。因此,必须把强化执行力摆在讲政治的高度来看待。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要吃透上级指示精神。 要及时认真学习上级指示要求,对全年工作有谋划部署,对重点抓的工作和怎么抓做到心中有数。抓每一项建设、做每一项工作,首先要把办事程序、工作标准、时限要求、政策规定等要素弄清楚、搞明白。特别是对比较棘手难办、耗时较长的事情,除了事前周密计划外,工作进程中还要及时总结,积极主动向上汇报,听取指示要求,防止落实工作偏离上级意图。否则只能迷失方向打乱仗,按下葫芦浮起瓢,最终工作难以得到落实。 二要转变工作作风。 “树植不深则枯”,扎实的作风是增强贯彻力执行力落实力的根本保证。工作中要坚决杜绝“浮躁不实图表面、甩手掌柜图轻松、官僚习气图威风”的做法,在工作中要切实扑下身子、躬身实践、末端问效。要端正工作指导思想,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不求轰动效应,不图出名挂号,坚持在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上下细功夫、苦功夫、硬功夫、长功夫,不因问题敏感而回避,不因矛盾突出而推诿,持之以恒抓落实。 三要提高工作标准。 必须把高标准作为增强贯彻力执行力落实力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工作效果和质量。一方面,要注重总结。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回头看”,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避免“在同一地方跌倒”;要积极探索工作规律,充分学习借鉴其它单位的经验做法,使之形成自己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要精益求精。要自觉破除安于现状、求平求稳思想,坚持奋发向上、敢为人先、积极进取;要破除盲目乐观、因循守旧思想,坚持树立新观念、确立新标准、谋求新发展。

第四,问一问我们有多少率先垂范的形象感召?

我觉得,党员的战位就是在队伍的最前列。关节点上,“跟我上”最有力量;变革之时,“看我的”尤为关键。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关键要做到“四个统一”: 一要把党性与个性统一起来。 党性与个性犹如原则性和灵活性,是矛盾的统一体,良好的个性是对党性的补充,不良的个性是对党性的损害。我们都深有体会,真正有魅力的个性,应该是好学上进、虚怀若谷、坚持原则的品格,而不是那种自以为是、孤芳自赏、独断专行的偏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待党的态度上,对待大是大非上,对待利益调整上,任何个性都不能逾越党性的边界,必须做到个性服从党性,党性统领个性。 二要把立言与立行统一起来。 立言与立行的关系,说得朴实一点,其实就是说与做、虚与实的关系,反映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那么,如何将立言与立行一致起来?我感到,应该做到三点:一个是言为心声,心里想啥嘴上就说啥;另一个是言出必行,既然说了就要去做;再一个是言行一致,怎么说的就怎么做。每名党员都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既要旗帜鲜明地说,运用真理的力量统领思想,更要脚踏实地地做,运用人格的力量感召部属,切实做到对上对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样。 三要把慎权与尽责统一起来。 “权力”一词,源自拉丁语,通常有两种含义:其一,权力就是意志;其二,权力就是权威。对党的干部来说,我认为还应有第三个层面,权力就是责任。这个道理是很浅显的。组织为我们提供了领导岗位,既赋予了相应的权力,也明确了必尽的责任,任何时候都不能只想着用权、不想着尽责。 四要把自律与他律统一起来。 他律是客观的,需要靠组织、群众、制度来约束;自律是主观的,主要用境界、品德、意志来支撑。如果说自律是他律的基础,那么他律则是自律的保证。我们党员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谨记有一双眼睛在时刻盯着自己。当我们松懈时,想想那就是领导的眼睛;当我们伸手时,想想那就是群众的眼睛;当我们放纵时,想想那就是妻儿的眼睛。我想,心里有了这样一双双眼睛,我们才能行得淡定而长远、活得踏实而精彩。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