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某县自然资源局深化改革创新、服务高质量发展、守护绿水青山的关键五年。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自然资源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两统一”核心职责,统筹推进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生态修复,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和生态支撑。现将“十四五”时期工作总结及“十五五”规划思路汇报如下:
一、“十四五”时期工作总结
“十四五”期间,我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六个坚持”为引领,推动自然资源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一)坚持规划引领,国土空间格局持续优化。 一是高质量完成“三区三线”划定。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统筹生态、农业、城镇空间,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 平方公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 ** 万亩,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 ** %以内,为全县发展预留了合理空间。二是加快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牵头完成《某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构建“一核两翼三带”空间发展格局,明确中心城区“东拓、西优、南控、北联”发展方向,规划成果获省政府批准实施。三是深化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完成中心城区12个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实现城区规划全覆盖;编制完成交通、水利、能源等专项规划20项,形成“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四是强化规划实施监督。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机制,开发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累计查处违规建设行为 ** 起,维护了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坚持保护优先,资源安全底线更加稳固。 一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全面推行“田长制”,建立县、乡、村三级田长责任体系,划定耕地保护责任区 ** 个,设置田长公示牌 ** 块,实现耕地保护责任全覆盖。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累计恢复耕地 ** 万亩,补充耕地 ** 万亩,连续五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二是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完成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编制,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布局,关闭小型矿山 ** 家,大中型矿山占比提升至 ** %。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 * 家、省级绿色矿山 * 家,矿山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三是强化生态保护修复。实施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 ** 个,修复面积 ** 平方公里,治理废弃矿山 ** 处。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完成 ** 等 * 个乡镇整治试点,整治面积 ** 万亩,新增耕地 ** 亩,打造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示范样板。
(三)坚持节约集约,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 一是严格建设用地管控。实行“增存挂钩”机制,处置批而未供土地 ** 亩、闲置土地 ** 亩,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 ** %。开展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出让“标准地” ** 宗、面积 ** 亩,实现“拿地即开工”。二是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完成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盘活低效用地 ** 亩,工业用地容积率提升至 ** 。推广多层标准厂房建设,新建标准厂房 ** 万平方米,节约用地 ** 亩。三是深化矿产资源节约利用。实施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考核,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提升至 ** %。推进尾矿库综合治理,利用尾矿生产建筑材料 ** 万吨,资源综合利用率达 ** %。
(四)坚持人民至上,民生服务保障有力有效。 一是优化不动产登记服务。推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实现不动产登记、交易、纳税“一网通办”,一般登记压缩至 * 个工作日,抵押登记压缩至 * 个工作日。开展“交房即交证”改革,惠及群众 ** 户。二是推进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完成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 ** 万宗,发证率达 ** %,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率达 ** %。三是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 项,消除隐患点 ** 处,转移受威胁群众 ** 人,连续五年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四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完成村庄规划编制 ** 个,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 ** 亩,办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 宗、面积 ** 亩,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五)坚持改革创新,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合并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用地批准,审批时限压缩 ** %。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一个系统”实施统一管理。二是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完成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划定自然资源登记单元 ** 个。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建立资产台账和平衡表。三是强化科技创新应用。建设“智慧国土”综合监管平台,整合卫星遥感、视频监控、无人机航拍等技术,实现自然资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推广“互联网+调查举证”,外业核查效率提升 ** %。
(六)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干部队伍作风持续转变。 一是加强政治建设。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举办专题读书班 ** 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 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 个。二是强化基层党建。打造“自然先锋”党建品牌,建立党员责任区 ** 个、示范岗 ** 个,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 ** 次,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显著增强。三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一岗双责”,开展廉政谈话 ** 人次,排查廉政风险点 ** 个,制定防控措施 ** 条。运用“四种形态”处理违纪违法干部 ** 人,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十五五”时期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也是某县自然资源工作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阶段。我们必须清醒认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 一是国家重大战略叠加效应加速释放。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等战略深入实施,某县作为区域交通枢纽和生态屏障的地位更加凸显,自然资源工作将迎来更多政策红利。二是新型城镇化、工业化需求持续释放。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预计突破 ** %,工业总产值将突破 ** 亿元,对土地、矿产等资源的需求仍将保持高位。三是科技创新为自然资源治理注入新动能。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推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规划编制、监管执法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二)主要挑战。 一是资源约束趋紧与利用粗放并存。全县人均耕地不足 * 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建设用地亩均GDP仅为 ** 万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亟待提升。二是生态保护压力与修复任务艰巨。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水土流失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任务仍然繁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尚不完善。三是民生需求多元与治理能力不足的矛盾。不动产登记、征地补偿、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的群众诉求日益多样化,但基层自然资源治理能力仍需加强。
三、“十五五”时期规划思路
“十五五”时期,我局将锚定“两统一”核心职责,以“六个聚焦”为路径,奋力谱写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聚焦规划引领,构建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 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编制实施《某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6-2035年)》,构建“一核两区三带”空间发展格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 平方公里、永久基本农田 ** 万亩、城镇开发边界 ** 万亩。二是推进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完成中心城区 ** 个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实现城镇开发边界内规划全覆盖;编制交通、水利、能源等专项规划 ** 项,形成“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三是强化规划实施监督。完善“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机制,开发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实现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
(二)聚焦保护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一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全面推行“田长制”,建立“空天地网”一体化监测体系,确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 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 ** 万亩。二是加强矿产资源管理。编制实施《某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6-2035年)》,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布局,大中型矿山占比提升至 ** %。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实现矿山生态修复覆盖率 ** %。三是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程,完成生态修复面积 ** 平方公里,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示范区。
(三)聚焦节约集约,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一是严格建设用地管控。实行“增存挂钩”机制,处置批而未供土地 ** 亩、闲置土地 ** 亩,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 ** %。二是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开展产业园区用地专项整治,盘活低效用地 ** 亩,工业用地容积率提升至 ** 。推广“工业上楼”模式,新建高标准厂房 ** 万平方米。三是深化矿产资源节约利用。实施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考核,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提升至 ** %。推进尾矿库综合治理,资源综合利用率达 ** %。
(四)聚焦民生服务,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一是优化不动产登记服务。推行“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实现不动产登记、交易、纳税“全程网办”。开展“交房即交证”“交地即交证”改革,惠及群众 ** 户。二是推进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完成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 ** 万宗,发证率达 ** %。三是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 项,消除隐患点 ** 处,转移受威胁群众 ** 人。四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完成村庄规划编制 ** 个,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 ** 亩,办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 宗、面积 ** 亩。
(五)聚焦改革创新,激发发展内生动力。 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合并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用地批准,审批时限压缩 ** %。二是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完成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划定自然资源登记单元 ** 个。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建立资产台账和平衡表。三是强化科技创新应用。建设“智慧国土”综合监管平台,整合卫星遥感、视频监控、无人机航拍等技术,实现自然资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推广“互联网+调查举证”,外业核查效率提升 ** %。
(六)聚焦党的建设,锻造过硬干部队伍。 一是加强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强化基层党建。打造“自然先锋”党建品牌,建立党员责任区 ** 个、示范岗 ** 个,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 ** 次。三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一岗双责”,开展廉政谈话 ** 人次,排查廉政风险点 ** 个,制定防控措施 ** 条。运用“四种形态”处理违纪违法干部 ** 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十五五”时期,某县自然资源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自然资源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奋力开创自然资源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