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局副局长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心组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高屋建瓴、意义深远,深刻解答了新时代国家安全的关键理论与实践问题,为新时代新征程的国家安全工作确立了根本准则。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基础,是人民幸福安康的保障。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深刻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意义、核心内容和实践要求,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按照会议安排,接下来,我将围绕本次研讨主题,结合公安工作实际,与大家交流一些看法。

一、切实担当政治使命,将维护国家安全融入公安工作的各个环节

人民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旨。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这是由我们党的根本性质和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充分体现了人民性,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发展建设依靠人民,国家的管理也依靠人民,同时国家依法维护和保障人民的安全,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共同富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本质差异。人民的安全与国家的安全相互影响,我们的国家是人民的国家,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家国情怀,维护和保障国家安全,就是维护和保障我们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对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这一创新理论,结合公安实际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是完善公安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加快制定和修订与公安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公安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强对新兴领域如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公共安全等方面的立法研究,及时填补法律空白,保证公安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全面性和及时性。加大对违反公安安全法律法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法律的严格执行。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的联合执法机制,提高执法效率和效果。加强公安安全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公安安全法律法规的认知度和遵守度,营造全社会共同维护公安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强公安安全能力建设。 强化公安安全情报信息工作,建立健全情报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和共享机制,提高情报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构建完善的公安安全应急管理体系,优化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工作,提高各级公安民警的应急处置能力和素质。 三是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公安安全工作。 加强公安安全教育。将公安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安民警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全民公安安全意识和素养。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开展公安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公安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增强全社会维护公安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健全公安安全社会监督机制,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个人积极举报危害公安安全的行为和线索。加强对举报人的保护和奖励工作,激发全社会参与公安安全监督的积极性。

二、强化重点领域防控,积极化解矛盾纠纷,持续提升公安安全水平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引领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总体国家安全观将我们党对国家安全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和境界,为解决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难题、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重点领域安全”。只有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增强发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才能在各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和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不受阻碍,确保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顺利实现。

实现高水平的公安安全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我们要压实责任链条,层层落实责任,督促企业落实公安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常态化监督检查,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切实将公安安全责任落实到基层一线,推动公安安全生产措施落到实处。结合公安工作实际,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筑牢公安公共安全防线。 统筹推进重点领域的风险防范工作。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的处置保障能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灾害事件,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坚持确保安全、维护稳定,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应对处置措施。统筹抓好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防风险、保安全等各项工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科学进行分析研判,坚持防范在前,化解为重,根治为本。着力防范化解电信诈骗、网络犯罪、涉黑涉恶、社会治安、交通安全等领域的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底线。 二是维护社会稳定。 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渠道,推动12345政务服务热线、网信、信访等平台对群众反映问题的高效办理,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建立健全矛盾风险排查预警和多元纠纷化解机制,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有效提升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水平。 三是保障民生安全。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做好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公安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完善城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城市治安管理和乡村治安建设行动。加强特殊天气条件下的治安应对,抓好城乡治安管理,确保市民安全。持续巩固拓展公安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加大治安防控力度,开展“降发案、提服务”治安惠民活动,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治安问题,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安全。

三、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公安工作中深入落实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引领下,我国坚定地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制定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定,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成功战胜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完成了许多过去难以完成的任务,解决了许多过去未能解决的难题,推动国家安全工作实现了从分散到集中、从迟缓到高效、从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变。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党和国家安全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为我们做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将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总体国家安全观科学运用系统思维,牢牢把握了国家安全工作的关键,展现出强大的思想力量和实践力量,引领国家安全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国家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常态化开展,不能有丝毫松懈。做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宣传工作,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突出主题。 深入宣传这一创新理论的核心要点,深刻阐释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和鲜明的中国特色,使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人心。必须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持续推进、不断深化,促使全党全国全社会深刻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深刻思想、科学体系和核心要义,让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我们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在变局中开拓新局,为保障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 二是注重实效。 要面向群众,深入农村、社区,走进机关、企业,进入校园、课堂。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特点,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只有深入动员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构筑起维护国家安全的人民防线,赢得维护国家安全的人民战争。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就是要通过对公民进行国家安全知识、国家安全意识、国家安全观念和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让每一位公民清楚地了解国家安全的内涵,明确威胁国家安全的风险隐患所在,知晓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有哪些,以及如何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三是持之以恒。 要明确主体责任,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必要的保障措施。党员领导干部作为推动国家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的核心力量,是国家安全战略和任务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必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面对复杂多变的安全和发展环境,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培训,有利于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全面、准确、完整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增强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坚决承担起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政治责任。

国家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影响着国家的稳定,也与每一位公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我们要始终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提前谋划、主动作为,持续夯实维护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推动全社会共同构建国家安全的“命运共同体”,不断开创国家安全工作的新局面。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