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2025年上半年卫健系统调研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卫健工作部署要求,总结成绩、分析问题、部署任务,动员全县卫健系统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姿态,奋力谱写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刚才,我们实地调研了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中医院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 疾控中心 实验室能力提升项目,看到了卫健系统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也感受到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气象。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总结成绩、坚定信心,切实增强推动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过去一年,全县卫健系统紧紧围绕“健康XX”建设目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卫健事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健康保障。
(一)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 。 面对“乙类乙管”新形势,我们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构建“平急一体化”防控体系,建立“15分钟应急响应圈”,确保医疗资源半小时内可调配、重点人群2小时内可管控。通过“网格化+大数据”精准排查,累计筛查重点地区返乡人员X 万人次 ,落实“五包一”健康管理服务X万例。特别是成功处置X起输入性疫情中,创新“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隔离管控”三同步机制,将平均控制时间压缩至48小时以内。全县疫苗接种率达98.6%,其中60岁以上 老年人首针接种率 达95.2%,筑牢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固防线。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完成“三区两通道”规范化改造,配备独立CT室和负压救护车,实现“就诊-检查-留观”全流程闭环管理;县中医院推广“中医药防治套餐”,研发预防方剂X万剂、康复香囊X万个,相关经验被《中国中医药报》专题报道; 县疾控中心 组建“1+16”流调队伍,开展全员实战培训X次,流调报告质量评分位居全市前列。
(二)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 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心血管介入中心年开展手术X例,其中急诊PCI 手术占 比达42%,肿瘤微 创治疗 技术覆盖85%癌种,建成国家级胸痛中心、省级卒中防治中心。县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增设LDRP家庭化产房X间、新生儿重症监护床位X张,产科年分娩量突破X人次,儿科门诊量同比增长37%,获评“省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乡镇卫生院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配备彩超、全自动生化仪等设备,建成省级示范中医馆X家,其中X家卫生院中医馆年服务量超X 万人次 。县域就诊率达92.3%,县 外 转诊率同比 下降2.1个百分点,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镇”。通过 医 共体中心药房统一配送药品X种,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备品种从420种增至680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药品与县级医院全面衔接。
(三)公共卫生服务提质增效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提高至89元,其中60%用于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管理。建立“县-乡-村”三级慢病管理网络,为X万名高血压患者配备智能血压计,实时传输数据至健康管理平台,规范管理率达78.5%。糖尿病患者管理实施“五驾马车”干预模式,空腹血糖控制率提升至65.3%。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推行“ 医 保报销+财政兜底”政策,在 管患者 X人,规律服药率达82.4%。建成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X家,实现疫苗存储、接种、 留观全流程 数字化管理,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8%以上,麻疹、乙脑等疫苗针对性传染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职业病防治开展“健康企业”创建,完成职业健康检查X 万人次 ;地方病防控落实食盐加碘、改水降氟等综合措施,碘缺乏病、氟中毒病情稳定控制。全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32.6%,通过“健康大讲堂”“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覆盖X 万人次 ,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提高12.5个、9.8个百分点。
(四)重点改革攻坚取得突破 。 紧密型 医 共 体建设 实现全覆盖,县人民医院牵头组建的县域 医 共体入选省级示范案例,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人次占比达65.4%。 医 保支付方式改革深入推进,DIP付费覆盖所有符合条件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同比下降12.8%。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累计节约费用X亿元,群众就医负担持续减轻。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卫健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辛勤付出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卫健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二、正视问题、认清形势,切实找准推动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口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与先进地区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我县卫健事业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
(一)优质资源供给不足 。 全县每千人口床位数仅4.2张、执业(助理)医师数2.3人、注册护士数2.8人,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7%、18.5%、15.4%,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矛盾突出。县人民医院虽创成三级医院,但缺乏国家级重点专科“标杆”,在心血管介入、肿瘤精准治疗等领域仍依赖外部专家支援。高层次人才引进面临“三难”:待遇竞争力不足导致人才“引不进”, 职业发展平台有限导致人才“留不住”,县域城市能级偏低导致人才“不愿来”。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薄弱问题尤为突出,72%的基层机构缺乏DR设备,35%的村卫生室未配备智能健康管理一体机,难以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群众“家门口看病”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
(二)基层服务能力不强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仅41.3%,较“强基层”目标差距明显,患者“上转容易、下转难”现象普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陷入“两低一高”困境:重点人群签约率68.2%、履约率59.7%,分别低于目标值11.8个、20.3个百分点,而无效签约率高达23.6%。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存在“三弱”: 疾控机构 实验室检测能力仅覆盖42种传染病病原体,较国家标准少18种;流行病学调查队伍专职人员占比不足30%,应急演练频次未达年度要求;基层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哨点”作用发挥不充分,2024年成功阻截的传染病疫情较上年减少17%。
(三)改革创新动能不足 。 医 共体“人财物统管”机制遭遇“中梗阻”:人员编制未实现真正统筹,县乡两级医务人员薪酬差距达1:0.72,药品耗材联合 采购仅 覆盖65%的品种。智慧医疗建设存在“三断层”:区域影像中心仅连接6家医疗机构,心电网络未覆盖村卫生室,检验结果互认项目仅限常规生化指标。中医药传承创新面临“三缺”:缺乏道地药材种植基地,中药材规模化种植面积不足2000亩;缺少现代化加工企业,中药饮片自给率仅35%;缺失科研转化平台,中医药科研项目立项数仅占卫健系统总量的8.7%,制约了中医药事业产业融合发展。
(四)作风建设仍需加强 。 个别医疗机构存在过度医疗、小病大治等违规行为,群众就医体验感有待提升。12345热线反映的医疗服务态度、收费透明度等问题占比仍较高。卫健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形势依然严峻,药品耗材采购、基建项目招投标等领域廉政风险不容忽视。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全力推动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切实抓好推动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事硬任务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健康XX”建设深化之年。全县卫健系统要锚定“走在前、做示范”目标定位,重点实施“五大行动”,奋力开创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实施医疗资源扩容行动,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 一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县中医院康复楼年底前竣工投用,同步完成医疗设备采购与人员培训,实现“建成即投用”。要启动县妇幼保健院二期工程,重点建设儿童医疗中心、产后康复中心,打造区域性妇幼健康服务高地。要推进 县疾控中心 实验室能力提升项目,配置高通量基因测序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高端设备,建成P2+实验室,提升新发传染病检测能力。二是打造优势学科集群。要支持县人民医院创建省级重点专科X 个 ,重点扶持心血管介入中心、肿瘤防治中心建设,引进开展心脏射频消融、肿瘤精准放疗等新技术。要建成市级重点专科X 个 ,推广多学科诊疗(MDT)模式,提升复杂病例诊治能力。县中医院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打造针灸推拿科、康复医学科等特色品牌,建设中医经典病房,推广“治未病”健康工程。三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要实施“杏林英才”计划,设立X万元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引进高层次人才X名,其中博士研究生或正高级职称专家不少于X名。要培养学科带头人X名,遴选优秀青年医师进行“一对一”导师制培养。要选派X名骨干医师到上级医院进修,重点学习微创手术、介入治疗等前沿技术,建立“外出学习-成果转化-服务临床”闭环机制。
(二)实施基层能力提升行动, 织密高质量 发展网络 。 一是深化 医 共体建设。要完善 医 共体“六统一”管理机制,实现人员编制、岗位设置、薪酬分配、药品目录、业务流程、质量标准的全面统一。要推动人员、技术、服务“三下沉”,建立“县管乡用、乡聘村用”人才柔性流动机制,确保基层诊疗量占比达X%以上。要组建 医 共体 医 保管理中心,实行医保基金总额预付、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激发基层医疗 机构控费积极性 。二是推进基层特色科室建设。要年内建成省级基层特色科室X 个 、市级X 个 ,重点发展高血压、糖尿病专病门诊,配置眼底照相机、动脉硬化检测仪等专科设备。要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确保每个建制乡镇都有标准化卫生院,每个行政村都有达标卫生室。三是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要优化“1+1+1”签约团队,由1名全科医生、1名护士、1名公共卫生医师组成,吸纳上级医院专家加入团队。要推行“点单式”服务,制定基础包、个性包、增值包三级服务清单,重点人群签约率、履约率分别达X%、X%以上。要建立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机制,将服务数量、质量、满意度与团队收入挂钩。
(三)实施 公卫服务 优化行动,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 一是加强重大疾病防控。要落实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四位一体”防控策略,完善监测预警、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治、社会管理全链条防控体系。要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X%、X%以上,推广智能穿戴设备,实现血压、血糖远程监测与预 警。要建成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平台,整合公安、民政、残联等部门数据,实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闭环管理。二是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要实施母婴 安全行动 提升计划,建成危重 孕 产妇救治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配置新生儿高频振荡呼吸机、亚低温治疗仪等设备。 要孕产妇 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X/10万、X‰以下,推广无痛分娩、 导乐分娩 等人性化服务。要建成儿童早期发展中心,开展0-3岁儿童发育监测与筛查,打造“孕优-产前-儿童”全周期健康服务链。三是推进健康XX建设。要开展健康促进“十百千万”行动,建成健康促进医院X家、健康社区X 个 ,打造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等支持性环境。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X%以上,开发“健康XX” 微信公众号 ,提供在线健康咨询、预约挂号、疫苗接种提醒等服务,实现“指尖上的健康管理”。
(四)实施改革 创新攻坚 行动,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 一是深化 医 保支付方式改革。要完善DIP付费配套政策,建立病种目录库动态调整机制,推进按病种分值付费与临床路径管理、药品集采等政策衔接。 要次均 住院费用再下降X%,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重点调整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要推行门诊“APG”点数法付费,引导医疗机构主动控制门诊费用。二是推进智慧医疗建设。要建成县域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实现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检查检验结果共享调阅,推广“健康XX”APP,提供在线复诊、药品配送、 医 保结算等一站式服务。要建设远程医疗中心,上联三甲医院,下接乡镇卫生院,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等业务。三是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要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开发中医药文化体验馆、百草园等项目,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要培育中药材种植基地X 个 ,重点发展金银花、丹参等道地药材,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种植模式。要开发中医药健康产品X 个 ,研发中药保健茶饮、药膳预制菜、中医理疗器械等产品,延伸中医药产业链。
(五) 实施作风 建设强基行动,守牢高质量发展底线 。 一是开展“医德医风提升年”活动。推行医疗服务“十公开”,建立“红黄蓝”三级预警机制,群众满意度达X%以上。二是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完善药品耗材采购“两票制”、基建项目“双随机”监管机制,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三是筑牢安全生产防线。落实医疗机构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要求,常态 化开展 消防安全、生物安全等隐患排查整治。
同志们,卫健事业关乎民生福祉,关乎发展全局。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人人担当尽责”的主动性,奋力开创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