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齐聚在这里,共同召开全市职业教育改革推进会,这是我市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推动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我谨代表市教育局,对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对辛勤耕耘在职业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精心指导下,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把职业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创新的突出位置,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首先,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稳步扩大。我们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职业院校,改善了办学条件。目前,全市共有职业院校 * 所,在校生达 * 万人,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高等职业教育为骨干、职业培训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
其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我们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度合作。目前,全市职业院校与 * 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了 * 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展了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试点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再者,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我们通过实施 “双师型” 教师培养培训计划、引进企业高技能人才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目前,全市职业院校 “双师型” 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达到 *%,涌现出了一批省市级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
同时,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我们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近年来,我市职业院校学生在全国和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屡创佳绩,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 *% 以上,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然而,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职业教育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职业教育吸引力还不够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有待提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激发;职业院校办学特色还不够鲜明,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发展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双师型” 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依然存在。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加快推动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我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大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明确指出要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我们要深刻认识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增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举措。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一是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研究制定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措施,加大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项目奖励等方式,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二是要加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搭建校企合作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和职业院校提供信息交流、项目对接等服务。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产业学院、实训基地、研发中心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三是要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总结推广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完善学徒培养管理制度,明确企业、学校、学徒的权利和义务,构建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
三、加强内涵建设,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是要优化专业布局。根据我市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重点建设一批与我市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对接的特色专业,形成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术的专业建设体系。二是要深化课程改革。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开发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校本教材,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 “双师型” 教师培养培训计划,加大教师企业实践力度,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引进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 “双师型” 教师队伍。
四、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吸引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一是要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成果经验,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职业观和教育观,形成 “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 的良好风尚。二是要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待遇。完善职业院校学生奖助学金制度,提高资助标准,扩大资助范围。建立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对获奖学生给予奖励和表彰。三是要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建立健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完善技术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衔接通道,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升学和发展机会。
五、强化组织领导,确保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督导检查,确保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一是要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教育、发改、财政、人社、工信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各级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保障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二是要明确责任分工。各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措施,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确保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职业院校要落实办学主体责任,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三是要强化督导检查。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加强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对工作不力、影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问责。
同志们,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加快推动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