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产业对于支撑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 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无论从产业规模还是从产业发展质量来看,都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近期,我们对 * 物流产业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力求探寻现代物流业发展的 “切入点”和“发力点”,并对 * 现代物流业发展前景进行了思考。
一、 * 现代物流业发展迎来战略机遇期
第一,政策机遇良好。 从国家层面来看, * 年,《 “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先后出台。从省级层面来讲,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打造全国重要物流枢纽的目标任务。从市级层面来说, * 市提出要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在全市现代物流业 “十四五”发展规划的“五枢纽+五园区+多通道”空间布局中,*个园区在 * 。
第二,区位优势显著。 * 滨临汉江、 * 河,紧邻 * 飞机场,境内福银、二广高速, * 、焦柳、汉丹铁路,郑万、西武高铁, * 、 * 国道,魏荆、襄荆石油管道纵横穿越,是公、铁、水、空、管多种运输通道集聚区。全区 * %的镇和行政村通泊油(水泥)路;水路通航里程 * 公里,常年可通行 * 吨级船舶, * 河( * )航运开发工程已开工, *年左右可达到 * 吨级通航条件。
第三,物流基础雄厚。 * 现有建成运营物流园区 *个,在建物流项目*个,即将开建项目*个,拥有大、中、小型物流企业 * 多家,货运车辆 *.*万多台,运力 * . * 万吨,运输船舶 * 多艘,运力 *万多吨,已基本形成以物流园区+运输仓配为基础,电商+快递快运网络为支撑的区、镇、村三级物流一体化服务体系。 * 年,全区货物运量 * 多万吨,社会物流总收入 * 亿元,同比上升 *.*%。
二、 * 现代物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 * 物流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小散弱”情况较为突出,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服务。 * 年,全区物流业增加值 * 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仅有 */ * 左右。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熟悉物流服务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和物流信息开发维护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二是物流设施供需不匹配。 现运营的 *个物流园区物流业务作业占地面积普遍较小,总计不到 * 亩,标准化物流仓储设施缺乏。公路、铁路、水运物流设施布设相对分散,仅有国储 * 公铁联运物流园和 * 物流园设有铁路枢纽场站,且铁路作业线总长不足 * 延米,大型吊装设备仅 *台,难以发挥集散带动作用。
三是物流运输结构不合理。 公路货运占比达 * .*%,铁路运输和水运运输占比分别为*.*%和*.*%。公路运输承担了大量非金属矿石、矿建材料等生产物资运输,运距超过 * 公里的货物在公路货运量中占比超过 * %。主要原因还是“最后一公里”衔接效率不高,“公转铁”“公转水”等运输模式转接不畅、量能不足。
四是信息化程度不够高。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落后,全区仅有一家网络货运公司,与市场需求差距较大。
五是统筹规划协调不到位。 全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管理机制不顺、统筹协调不够、要素保障不足。一方面,在加工、包装、整理、仓储、信息等环节上缺乏统一规划管理。另一方面,相较于先进地区,物流业产业政策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加快推进 * 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 无缝对接国家、省、市物流产业指导意见和发展规划,精心制定 * 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突出规划在项目招商落地方面主导作用,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技术标准,确保拟建项目提前与规划、产业、市场趋势衔接到位。
二是强化设施建设。 挖掘水运成本优势,规划布局一批公铁水联运物流项目,为制造业、商贸业提供低成本、高标准的大宗货物物流解决方案。加快推进 * 河( * )航运开发工程、 * 至南阳新野高速公路等一批项目建设,谋划实施一批重大交通物流项目,培育形成连通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大通道。
三是强化项目招引。 瞄准全国网络商务大平台、大企业,积极对接引导品牌企业将区域公司布局 * ,加快形成品牌物流企业的虹吸效应。大力引进全国知名供应链龙头企业,吸引金融、保险、汽车配件销售、物流装备、流通包装等相关企业入住物流园区经营,形成更加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强大的集成优势。
四是强化集群发展。 全力推进 * 铁路 * 北站物流园区和 * 多式联运国际陆港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大宗货物公铁水联运和储备基地,打造成为立足 * 、服务中部、辐射全国的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重要节点。以 * 物流园和国储 * 公铁联运物流园为中心,加快高标准仓储设施、装卸换装设施投入,围绕城市物流配送、期货交割、应急物流、高附加值公铁联运货物等市场需求,吸引本地中小物流企业入园集聚。依托新发地、四季青等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和双沟农副产品物流园等物流平台,加快建设立足 * 盆地、辐射中西部的农副产品储备、交易和物流基地。
五是强化平台支撑。 统一规划 * 物流信息产业,扶持龙头物流企业建设数字化信息平台。规划建设 * 冷链物流基地项目,形成供需互联、城区集配、镇村成网的冷链仓配服务体系。启动区、镇、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工程,推进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
六是强化政策扶持。 对规上专业物流企业给予低息或贴息贷款支持,加大对网络货运平台、期货交割仓、多式联运、电商云仓等新兴业务的政策支持力度。实施物流企业成长工程,支持引导本地物流企业创品牌,支持向物流企业提供作业流程设计、财务金融、信息技术等 “第四方”服务的企业发展。完善校企人才对接机制,将引进的高端物流人才纳入“引智 * ”项目范围给予政策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