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胜利召开,两会中所提出的财政政策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健前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天,我们以“解读两会财政政策,助力经济稳健前行”为主题开展党课学习,旨在深入领会两会财政政策的内涵,探讨如何将其更好地贯彻到实际工作中,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助力消费提振与居民增收。 加力扩围“以旧换新”政策。在当前消费市场面临一定压力的情况下,加大对“以旧换新”政策的支持力度具有重要意义。去年下半年安排15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今年明确将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以旧换新,资金支持规模翻了一番,支持范围也有所扩大。这一政策能够直接降低消费者购买新产品的成本,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消费品的更新换代。例如,在家电领域,消费者通过“以旧换新”可以用旧家电抵扣一定金额购买新的节能、智能家电,不仅提升了生活品质,也刺激了家电行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两会提出要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这对于稳定居民预期、促进消费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能够增加老年人的可支配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增强了居民对未来养老的信心,减少预防性储蓄,促进消费。完善医疗保障体系,降低居民的医疗负担,使居民在医疗方面的支出更加稳定和可预期,从而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其他消费领域。此外,加强对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也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整体的消费能力。适当给公务员调薪。适当给公务员调薪不仅仅是对公务员工作的一种激励,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也具有促进消费的作用。公务员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收入和较高的消费倾向,调薪后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会带动相关消费的增长。例如,在餐饮、文化娱乐、旅游等领域,公务员消费的增加会刺激这些行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形成良性的经济循环。同时,公务员调薪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社会就业预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公共服务领域。
(二)促进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 支持企业设备更新。企业设备的更新换代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础。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手段,鼓励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例如,对于购置先进生产设备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或财政补贴,降低企业的设备购置成本,促使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方面,财政政策发挥着关键的引导作用。设立专项产业基金,对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进行投资,为企业提供启动资金和发展支持;对新兴产业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如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新兴产业领域,促进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激励企业创新。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关键。通过财政资金支持企业研发项目,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研发投入给予税收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激发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例如,某科技企业在财政资金的支持下,开展了一项关键技术的研发项目,成功突破技术瓶颈,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仅提升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三)稳定经济增长与防范风险。 稳定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其稳定对于经济的稳定增长至关重要。财政政策通过支持地方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推进城中村改造等措施,调节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稳定房价。例如,地方政府利用专项债资金收购存量商品房,将其转化为保障性住房或租赁住房,既消化了房地产库存,又满足了部分居民的住房需求,同时也稳定了房地产市场的预期。推进城中村改造,不仅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建筑、装修、家电等行业,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我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两会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完善和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通过增加专项债额度用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置换,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坚决遏制违规举债冲动等措施,逐步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例如,某省通过置换隐性债务,优化了债务结构,降低了债务成本,缓解了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为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财政环境。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项目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能够直接带动投资增长,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例如,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资建设高速公路、铁路、桥梁等重大项目,不仅能够改善交通条件,提高区域互联互通水平,还能够带动钢铁、水泥、工程机械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对经济增长起到强大的拉动作用。在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方面,加大对能源、粮食、网络安全等领域的投资,提高国家的安全保障能力,为经济的稳定运行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结合工作实际贯彻落实两会财政政策
(一)财政部门的职责与任务。 精准落实政策。财政部门作为财政政策的具体执行者,要深刻领会两会财政政策的精神实质,确保各项政策精准落实到位。在执行赤字预算时,严格按照预算安排合理安排财政支出,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对于政府债券的发行和使用,要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债券资金专款专用,投向符合政策要求的领域和项目。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增加对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领域的支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财政监管。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加强对政府债务的管理,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债务风险。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对财政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维护良好的财经秩序。
(二)其他部门的协同配合。 税务部门。税务部门要积极配合财政政策的实施,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强税收征管,确保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同时也要避免过度征税,减轻企业和居民的负担。加强与财政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作,共同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提高财政政策与税收政策的协同效应。金融部门。金融部门要加强与财政政策的协同配合,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特别是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配合财政部门做好政府债券的发行工作,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和支持。同时,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产业部门。产业部门要结合财政政策,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企业加大对设备更新、技术创新的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积极争取财政资金的支持,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强与财政、税务、金融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促进产业发展的合力。
(三)基层工作中的政策落地。 加强政策宣传。在基层工作中,要加强对两会财政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如政府网站、社交媒体、宣传手册等,向广大群众和企业宣传财政政策的内容和意义,提高政策的知晓度和透明度。组织开展政策解读会、培训活动等,帮助群众和企业准确理解政策,确保政策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优化服务流程。简化财政资金申请和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建立健全财政服务热线和投诉举报机制,及时解决群众和企业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保障群众和企业的合法权益。推动项目实施。积极推动各类财政支持项目在基层的实施,加强项目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例如,在农村地区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加强对项目进度、质量的跟踪检查,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建成并发挥效益,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乡村振兴。
同志们,2025年两会财政政策为我国经济的稳健前行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我们要深刻领会两会精神,立足本职工作,积极作为,切实将财政政策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