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召开市直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及省、市纪委全会部署要求,总结 2024年工作成效,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纵深推进清廉机关建设,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但必须清醒认识到:个别单位仍存在“重业务轻党建”倾向,学习教育浮于表面,廉政风险防控流于形式;少数干部纪律意识淡薄,顶风违纪现象时有发生;重点领域腐败风险尚未根除,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需持续发力。对此,我们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坚决纠治顽瘴痼疾。
二、聚焦重点、靶向施策,以系统思维深化标本兼治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要围绕“五个强化”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走深走实:
(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忠诚根基。一是深化政治学习。 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用好“三会一课”、专题研讨、案例警示等载体,推动党员干部学深悟透“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二是严明政治纪律。 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开展专项监督,重点检查重大项目推进、惠民政策落实、财政资金使用等环节,坚决纠治“打折扣”“搞变通”行为,确保政令畅通。 三是加强政治监督。 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找准职责定位、强化责任 担当,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强化作风建设,提升服务效能。一是靶向纠治“四风”。 紧盯违规吃喝、收送礼品礼金等四风问题,开展“清风行动”专项整治;严查“躺平式”“敷衍式”干部,对不作为、慢作为问题“一查到底、公开曝光”。 二是聚焦作风顽疾。 针对“岗位认知不清、工作标准不高、工作不涉深水、不愿学习政策、公权私用作祟等问题,开展干部作风整顿大会战,集中力量对作风纪律问题“大起底”“大扫除”“大整治”,锤炼“敢快干”的硬作风。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 推行“一线工作法”,组织党员干部下沉企业解决难题,开展筑企纾困行动,建立作风问题“负面清单”,以“硬约束”打造“亲清”政商关系。
(三)强化制度约束,规范权力运行。一是健全风险防控体系。 围绕人事调整、项目审批、资金分配等关键领域,开展廉政风险“再排查”,完善权力运行流程图和负面清单,实现用制度管权管事。 二是强化监督协同联动。 深化“纪审财”、“纪检审”联合监督机制,畅通群众信访举报渠道,对苗头性问题早预警、早处置,形成监督合力。 三是从严扎紧制度笼子。 结合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目标任务,制定《纪检监察干部日常行为规范》,从对党忠诚、履职尽责和廉洁自律等 3方面,规范和约束纪检监察干部日常行为,用严明纪律引导广大干部自觉做遵规守纪、廉洁自律 的表率。
(四)强化高压反腐,净化政治生态。一是坚持“零容忍”态度。 严查工程建设、招标采购、民生保障等领域腐败问题,深化受贿行贿一起查,斩断利益输送链条。 二是坚持以案促改。 对典型案件“一案一剖析”,推动发案单位健全制度、堵塞漏洞,开展“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警示教育活动,实现查处一案、治理一域。 三是坚持风腐同治。 健全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既“由风查腐”,深挖不正之风背后的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细查腐败背后的享乐奢靡等作风问题,坚决斩断由风及腐的利益链。
(五)强化清廉文化,涵养政治自觉。一是培育廉洁风尚。 开展“廉洁家风”“廉政微课堂”等活动,打造机关廉政文化长廊,推动崇廉尚洁成为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 二是加强党性锤炼。 组织党员干部赴红色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实地教学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三是锻造纪检铁军。 一以贯之紧抓自身建设,引导干部在思想上、作风上、廉洁上、严管上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深化拓展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成果,着力锻造过硬队伍,为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提供坚强保障。
三、压实责任、凝聚合力,以严实要求保障任务落实
各级各部门必须保持政治定力,掌握科学方法,明确工作步骤,精准高效施 策,切实做到筑牢思想根基、深入自查自纠、系统整治顽疾、长效巩固成果。
(一)拧紧责任链条。 各级党组织书记要扛牢“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将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对失职失责问题严肃追责。
(二)锻造过硬队伍。 实施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党纪法规培训,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担当者撑腰、为实干者鼓劲,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三)严格考核问效。 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对落实不力单位约谈通报,形成“部署—落实—督查—整改”闭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