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学习“百千万工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报告

考察学习“百千万工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报告-文库集
考察学习“百千万工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报告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先进经验和创新做法,组成考察组赴广东省湛江市、茂名市考察学习“百千万工程”、现代农业产业先进经验和做法。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学习的基本情况

考察学习期间,考察组先后到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代表中心联络站、那柳村“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兰盈科技有限公司、高州市根子镇荔枝产业园、桥头村“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化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预制 菜数字 展示中心、化 橘红产业 博览中心、新安镇新塘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农业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园等地,详细了解相关市、区在推进“百千万工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的经验做法。通过实地考察和学习交流,大家深受启发,颇有收获,达到了开阔眼界、增进了解、学习经验的目的。大家认为,湛江市、茂名市工作理念新、方法多、效果好,经验做法值得进一步学习借鉴。

二、湛江市、茂名市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是 2023 年广东的重点工作和头号工程。湛江市、茂名市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主战场,尤其是茂名市辖区内有 104 个涉农镇(街)、 1699 个涉农村(居),农村户籍人口占比近六成,城镇化 率距珠 三角有不少差距,“三农”问题是湛江、茂名实现高质量发展,破解城乡二元格局需要着力解决的头等大事。

一是做 强产业 支撑,激活县域经济“主引擎”。 湛江、茂名作为农业大市,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湛江市麻章区将发展富贵竹产业作为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引进兰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通过“农业科技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电商”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全区富贵竹种植面积约 1 . 2 万亩,涉及 27 个村,带动农户 700 多户,公司 100 多人中 90 %以上是当地农民工,并保证每年吸纳 15 名以上脱贫户(或家属)在公司就业,产品畅销全国近三十个省、市以及远销欧洲、美洲、日本、印度、中东、澳洲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外汇约 1400 万美元。《兰盈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富贵竹”》是湛江市唯一入选广东省“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十大典型案例之一。茂名市委、市政府 作出 关于全产业链打造“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的部署,“五棵树”是荔枝、龙眼、化橘红、沉香、三华李;“一条鱼”是罗非鱼;“一桌菜”是高凉菜预制菜,推动其从“卖原料”转向“卖产品、卖品牌”,做长做 强产业 链,从小特产走向大产业。茂名市高州市作为“全国水果第一县”“全省农业第一县”,水果面积 130 万亩、年产量 190 万吨,其中荔枝 59 万亩、龙眼 32 万亩、香蕉 25 万亩,建成 9 个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为了让时令水 果四季可尝、让“土特产”走向千家万户,高州市通过持续深挖荔枝价值、延伸荔枝产业链,拓宽群众的“致富路”,引进广药王老吉广东荔枝(茂名)产业园,成为全国最大的荔枝饮料生产基地,还开发了冻干荔枝、荔枝糕点、荔枝酒、荔枝醋等一系列荔枝加工产品,通过根子镇“贡园”、中国荔枝博览馆等打造以荔枝为主题的农文旅深度融合产业集群,推出“大唐荔乡”等精品旅游线路,开发荔枝主题的各类文创产品,成为游客打卡胜地,年接待游客 200 万人次。茂名市化州市依托“中国化橘红之乡”的优势,打造化橘红现代农业产业园, 全市化 橘红种植面积达 13 万亩,种植、加工、销售经营 主体超 1000 家,全产业产值超百亿元,带动 35 万农民增收致富。新建成化 橘红产业 博览中心,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直播交易,打造以化橘红为主题的观光旅游农业园区,强化联农带农,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等形式,引导 骨干药企和 农户发展化橘红产业,成为化州富民兴村的“支柱产业”。

二是 做优典型 示范,按下城乡融合“快进键”。 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中,湛江市、茂名市入选数量排在前列。湛江市致力完善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全力统筹推进典型村、典型镇建设,湛江市麻章区那柳村入选首批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 2022 年,茂名市启动实施“百 墟 千村振兴计划”,推动各市(区)充分发挥乡镇联城带村作用,依托本地资源,分别打造独具特色的示范 墟 ,以点带面推进“百千万工程”。茂名市坚持做专做 精专业 镇,做优 做美 特色镇,提出“百会帮百镇”及建筑企业结对 帮扶镇 街行动, 167 家建筑企业、 143 家商协会结对帮扶 112 个镇街,开展合作项目 470 个。和美乡村不仅要宜业,更要宜居。茂名市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农房规划建设管控“二十四字”工作机制,即“一户一宅、建新拆旧、带图审批、现场办公、管好工匠、管住材料”,规范农村宅基地及农房建设审批工作,持续塑造特色乡村风貌。截至目前,茂名市已完成 10 万户农房微改造,有效破解“有新房无新村”等问题;抓紧抓 实农村 公路提档升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回收处理等实事难事,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 66 %,“美丽宜居村”超过 70 %。

三是做实要素保障,打造资源下沉“软环境”。 “百千万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点多线长面广,强化要素保障是关键。为打通“百千万工程”落地梗阻,湛江市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印发市级“三张清单”,统筹推进县镇扩权赋能、农村土地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县域营商环境等改革任务,在全市范围内遴选聘请 10 位文化能人担任“百千万工程”文化顾问,开展“锚定百千万争当排头兵”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现场比学活动,以点带面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茂名市持续强化“项目为王” 的鲜明导向, 作出 “百校联百县”“百会帮百镇”、建筑企业结对帮扶等工作部署,充分发挥“乡贤”作用,确保项目真正落地。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