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民政工作要点

2024年全市民政工作要点-文库集
2024年全市民政工作要点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推进落实“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市民政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 二十 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和省、 市决策 部署, 践行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以“两抓两创”为导向,聚焦六个“进”,强化系统观念,树牢底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树情怀、勇担当、补短板、抓落实,更好打造“幸福‘徐’来·民政有爱”品牌,更高品质建设“五个民政”,奋力推进徐州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做示范”,全力打造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区域标杆。

一、把牢民政事业发展正确政治方向

(一)深化思想理论武装。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健全以 学铸魂 、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丰富 研 学形式,做到 学思用贯通 、 知信行 统一。学习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引导树立正确党史观,夯实思想理论根基。持续加强政治机关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制度,夯实思想政治基础,培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责任处室:机关党委)

(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贯彻落实中纪委和省、市纪委全会精神,推动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纵深推进正风 肃 纪反腐。深刻把握民政工作政治属性,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筑牢民政事业发展坚强战斗堡垒。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感恩奋进、实干争先的高度自觉。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突出政治标准,抓好领导班子建设,着力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责任处室:机关党委)

(三) 突出严 的基调 深化党风 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切实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树立正确政绩观,驰而不息纠治“四风”问题,杜绝发生“新形象工程”“半拉子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建立健全民政系统监督体系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做好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审计发现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整治群众身边“蝇贪蚁腐”。开展经常性纪律教育、实效性警示教育、引导性示范教育,以案促改、 以案 促治 ,推动形成 廉荣贪耻 氛围。紧盯重点领域、重点对象廉政风险点,完善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责任处室:机关党委)

二、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四)推动社会救助 扩围提 质增效。 贯彻落实《关于切实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关于完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 加大低保扩围 增效工作力度,规范 完善低保准 入条件, 完善低保 家庭经济状况评估认定, 落实低保渐退 政策, 细化低保边缘 家庭认定条件。全面落实分散特困人员照料服务,对有集中供养意愿的实施集中供养。推出“彭诚易助·‘救’在身边”服务品牌,兜住 兜准兜好 特殊困难群体。(责任处室:社会救助处)

(五)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 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提升救助综合效应。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全面落实急难发生地实施救助的政策规定。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加强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建设,提升数据共享、监测预警、数字监督、转办推送等功能。发挥“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一村 一 协理员”和 网格员 “前哨”作用,确保困难群众及时发现、主动服务。(责任处室:社会救助处)

(六)大力发展服务类救助项目。 做好“物质救助+服务提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常态救助+应急救助”,推动社会救助由资金救助、实物救助向服务类救助拓展,及时回应救助对象多元需求。会同市慈善总会持续开展“慈善光伏照万家”“苏慈助医”“情暖江苏”等慈善帮扶项目。推进社会救助创新实践试点项目,破解提升群众幸福感、制约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堵点,形成一批见成效、可复制的改革成果。(责任处室:社会救助处)

(七)推动主动回应救助需求。 全面运用社会救助小程序,逐步实现从申请、受理、审核、确认到归档全生命周期“网上办”,全面完成救助档案电子化,逐步实现无纸化管理。开展社会救助宣传月活动,提升政策知晓度。加强和改进社会救助领域信访工作。(责任处室:社会救助处)

三、推动老龄和养老服务协同发展

(八)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 出台“徐享颐养”服务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指导规范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确保应 评尽评 。推动老年人能力评估与老年居民和企业退休人员健康体检项目结合开展,充实基本养老服务依据。举办第二届淮海经济区养老服务产业博览会。调研养老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政策体系建设,挖掘养老产业潜力。制定 颐养住 区建设和服务指引,建成一批 颐养住 区。(责任处室:养老服务处)

(九)优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格局。 做好高龄、失能、空巢独居、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摸排入库信息动态管理,分类开展常态化探访关爱服务。宣 贯实施 《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规范》,完善上门服务项目清单和服务流程, 突出助 餐、送餐和护理服务等需求导向,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达80周岁以上户籍人口90%以上,市场化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比例达5%。完善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全流程监管机制,强化对第三 方服务 主体的准入把关和绩效跟踪。完成第三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任务。 联合发改部门 争取国家城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完成 适 老化改造2000户、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150个。(责任处室:养老服务处)

(十)积极推动 老年助 餐服务。 落实《江苏省“舒心助餐”专项行动方案》,结合实际出台助 餐支持 政策,召开助 餐工作 现场推进会,推动 老年助 餐服务向城乡社区延伸。举办全市营养餐大赛,积极参加第二届全省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营养餐大赛,引进优质助餐企业。改造提升城市社区助餐点60个,推动城市街道老年中央厨房覆盖率达100%,所有街道综合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社区站点提供助餐服务占比达80%以上,坚决防止开门又关门。(责任处室:养老服务处)

(十一)提升机构养老质效。 改造提升标准化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11个。规范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健全运营补贴和评定等级挂钩机制。新增三级以上养老机构8家,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安全规范达标率98%以上、入住率不低于50%。联合卫 健部门 支持“医办养”“养办医”签约协作,加快推进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建设,做好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增强“嵌入式” 医 养结合服务能力,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80%。 联合发改部门 推进一批普惠养老机构签约, 完善普惠价格 形成机制和支持措施。(责任处室:养老服务处)

(十二)强化养老人才队伍支撑。 坚持职业技能人才、管理服务人才、专家服务团队建设齐头并进,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联合 人社部门 开展养老护理职称评审,积极组织参加省养老护理员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培训,全市在岗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通过率达60%以上。举办全市养老管理人才、养老护理员培训班,培训养老服务人才不少于2000人。开展养老护理课题研究,深化养老服务与院校合作机制,加大养老人才培训,推动 政产教学研 相结合。(责任处室:养老服务处)

(十三)强化养老服务综合监管。 加强部门横向协同、系统纵向联动,提升养老服务领域风险防范、发现、处置能力。推进“金民工程”强化监管模块应用,实现“一 键查询”。联合相关部门常态 化开展 打击整治养老服务诈骗和养老机构非法集资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加强养老机构预收费管理。持续开展未备案养老服务场所摸排,分类指导处置。联合消防救援部门推进养老 机构消防 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创建,50张以上床位机构全达标。每月开展养老机构自查、属地民政部门全面检查,每季度组织开展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建筑安全、服务安全等不同主题培训,每半年组织地区交叉互查。开展年度“双随机、 一 公开”联合检查。举办全市养老服务领域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督促落实《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大力实施养老机构安全生产 治本攻坚 三年行动,推动养老机构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责任处室:养老服务处)

(十四)有序做好老龄工作衔接。 贯彻落实机构改革工作部署,有序做好老龄工作调整转隶。深入实施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持续调整优化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设置。推进老龄友好型社会建设,深化老龄市情宣传教育。(责任处室:组织人事处等)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