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 “公耳忘私,利不苟就”。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之志,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崇高境界,再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大凡清官廉吏,至关重要的一条就是能做到克己奉公,讲大我不讲小我,讲奉献不讲私利,讲牺牲不讲索取。 (中国纪检监察报《瘁而不失廉》)
【典故】 出自汉代贾谊《治安策》,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释义】 意思是,为官要为了公众利益而忘掉私利,遇到好处不随便追求。后深化为成语“公而忘私”,比喻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不去讲究个人恩怨。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