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器管招投标”工作的实践探索与优化路径的调研

关于“机器管招投标”工作的实践探索与优化路径的调研-文库集
关于“机器管招投标”工作的实践探索与优化路径的调研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为积极响应国家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号召,我市创新性地将“机器管招投标”作为监督推动重点工作的新举措,并将其纳入效能链接 政府 建设项目清单中。“机器管招投标”通过科技赋能,进一步强化清廉城市建设。依据省、市级各行业主管部门的精心规划与部署,自 202 4 年 4 月 16 日起,我市全面推行“机器管招投标”模式,覆盖 政府 投资的房屋建筑、市政工程施工、水务(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招标(包括国有企业投资项目),以及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务等领域的工程建设项目(含代建、代管项目以及国有企业投资项目),为建设清廉 政府 开辟出一条公共资源交易配置的新路径。

为深入探索并持续优化“机器管招投标”模式,确保该工作的高效推进,我们于 202 4 年 7 月 22 日至 9 月 3 日期间,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电话访谈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并收集交易各方主体的意见和建议。此次调研旨在深入发现问题、优化系统功能、提升整体效能,为“机器管招投标”模式的持续优化和市场良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推动我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向更加高效、透明、公正的方向发展。

一、工作成效及存在问题

(一)“机器管招投标”工作成效

自“机器管招投标”模式实施半年来,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推动了招投标活动的公平、公正与高效。

一是有效遏制腐败,提升透明度 。“机器管招投标”通过引入招标文件模块化与投标人资格条件自动判定机制,显著减少了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在招标文件制作阶段的自由裁量权。这一机制有效杜绝了随意提高门槛、设置不合理条件限制或排斥潜在投标人的问题,从而大幅降低了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的风险,实现了预防腐败的初步目标。

二是提高评标效率与公平性。 评标过程全面由系统按照既定规则统一进行,评审专家仅在机器评出结果后进行复核。这一变革有效消除了评标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干扰,解决了评审专家倾向性评审、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系统评标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使得评标结果更加客观、公正,进一步提升了评标效率与公平性。

三是激发企业投标积极性。 自 4 月 16 日推行“机器管招投标”以来,我市共开展了 122 宗相关项目,涵盖了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务等多个领域。其中,住房城乡建设项目参与投标的企业数量显著增长, 80 %的项目投标企业数量在 60 家以上,某住房建设项目甚至吸引了 511 家企业投标。与传统招标模式相比,投标人数量 有了大幅度增长,这充分说明了“机器管招投标”在激发企业投标积极性、提升市场竞争活力方面的显著效果。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