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街道辖区面积 11 . 2 平方公里,下辖 20 个社区、 3 个行政村,常住人口 20 万余人,有基层党组织 173 个、党员 4300 余人。街道集大街区、大社区于一体,曾面临人员结构复杂、矛盾纠纷多元、物业问题突出,党员管理难、作用发挥不到位、凝聚合力不足等问题,基层治理难度较大。近年来, 我 街道探索以“四强”破“四难”,通过强化街道党工委“龙头”带动、强化社区党组织堡垒聚合、强化 区域党建 联建、强化居民红色自治,打好基层治理组合拳,构建起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推动为民服务“零距离”,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胜势。
一、强化街道党工委“龙头”带动,破解统筹不力的难题
坚持 以上率 下,坚定不移扛起主体责任 。 我 街道班子牢固树立城市基层党建与街道中心工作融合发展理念,建立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的“一盘棋”运行机制,今年以来,研究城市基层党建工作 12 次,召开基层治理 暨城市党建 联席会 4 次,及时研究解决社区党建的突出问题、总结 城市党建 的优秀做法。同时,落实领导包 联社区 机制, 12 名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分片指导 23 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思想上引、经验上传、工作上带、压力上 传落实落细 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工作,推动辖区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推进。
深化理论武装,推动创新成果融入实践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在深 学细悟 笃行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街道党工委持续迭代升级学习模块,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进一步深化对党建统领城市基层治理的认识,找寻城市基层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差距,找准提升城市品质、深化基层治理的突破口和发力点,不断探索城市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完善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作用 。落实“双联系双报到”机制,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包联网格机制,建立 23 个联系点,街道领导班子成员直接联系网格,机关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网格,担任网格指导员,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推行“基层面对面”工作法, 践行 “四下基层”,常态 化开展 “三服务”,机关党员干部每周至少 1 天深入基层、深入网格、深入群众,开展承诺践诺、志愿服务、建言献策等,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二、强化社区党组织堡垒聚合,破解活力不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