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

【写材料用典】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文库集
【写材料用典】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例文】 “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有的党员干部欲望膨胀而刹不住“车”、心存侥幸而不收手,很大原因是对党规党纪没有敬畏之心。杨善洲同志经常对家人讲:“我手中是有权,但它是党和人民的,它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不能用来办私事。”妻子收了乡干部送的30斤救济大米和30斤粮票,半年后,杨善洲一家东拼西凑还清了这笔粮款;女儿想到当地公安局工作,求他帮忙打个招呼,杨善洲断然拒绝。 (解放军报《把党规党纪刻印在心》)

【典故】 出自宋代吕袓谦《左氏博议•郑伯侵陈大获》,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惧者,福之原也;忽者,祸之门也。

【释义】 意思是,天下的事情,成功都是因为戒惧谨慎,失败都是由于疏忽轻率。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