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庭家教家风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良好的家庭家教家风能够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减少家庭矛盾和纠纷,进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我市通过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些社区通过建立“家庭矛盾调解室”,及时化解了许多家庭矛盾,避免了矛盾的激化和升级。同时,良好的家风还能够影响和带动周边的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比如,[社区名称]社区的“最美家庭”发起了“邻里互助”活动,带动了整个社区的居民相互帮助、相互关爱,形成了良好的社区氛围。
二、客观审视我市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现状
(一)工作成果丰硕,亮点纷呈。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组织领导不断加强。成立了由市委宣传部、市妇联、市教育局等多部门组成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了工作合力。同时,建立了定期调度、定期通报、定期考核等工作机制,确保了工作的顺利推进。二是宣传教育广泛深入。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先进典型。开展了“最美家庭”“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选树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家庭典型,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此外,还编印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读本》等宣传资料,发放到千家万户。三是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开展了“家风家训进万家”“亲子阅读”“家庭志愿服务”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吸引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在学校,开设了家庭教育课程,将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纳入了学校教育体系;在社区,建立了家长学校、妇女之家等阵地,为家长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二)存在问题亟待解决。 虽然我市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思想认识有待提高。部分群众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物质轻精神、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一些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忽视了对孩子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二是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还不够紧密,存在各自为政、资源分散的问题。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考核评价方面,还缺乏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创新能力有待增强。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方式方法上,还比较传统,缺乏创新意识和手段。面对新时代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三)面临挑战不容忽视。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社会环境日益复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的普及,给家庭带来了更多的信息和诱惑,也增加了家庭教育的难度。一些不良信息和价值观容易对家庭成员尤其是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二是家庭结构发生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流动的加剧,家庭结构日益多元化,传统的大家庭逐渐减少,小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等不断增多,给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三是教育压力不断增大。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越来越高,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一些家长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三、全力推动我市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强化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 一是明确责任分工。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实施、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宣传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和指导督促;妇联组织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开展家庭文明建设活动;教育部门要将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推动家校共育;其他相关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共同做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和信息共享。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考核体系,加大考核权重,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对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全社会参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丰富宣传内容。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先进理念和典型经验。深入挖掘和宣传我市的优秀家风家训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同时,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家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二是创新宣传方式。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举办家庭文化节、家风家训展览、亲子活动等,吸引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发布短视频、动漫等宣传作品,增强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加强舆论引导。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不良家庭行为和现象进行曝光和批评,引导社会舆论关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同时,加强对网络空间的治理,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供良好的舆论支持。
(三)推进实践活动,提升建设成效。 一是深化主题实践活动。持续开展“最美家庭”“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选树更多具有时代特色和示范引领作用的家庭典型。深入推进“家风家训进万家”活动,引导广大家庭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家训。开展“亲子阅读”“家庭志愿服务”等活动,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共同成长。二是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和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方式,为家长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指导。加强对特殊家庭的关爱和帮扶,为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服务。三是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沟通协作,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开展家访活动,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社区要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动,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四)注重创新发展,适应时代需求。 一是创新工作理念。树立以人为本、以家庭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关注家庭的实际需求和发展变化。注重发挥家庭的主体作用,引导家庭自觉参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不断探索创新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二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信息化水平。开发家庭教育在线课程、家庭教育APP等,为家长提供便捷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了解家庭的需求和问题,为精准服务提供依据。三是关注新兴家庭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兴家庭群体,如丁克家庭、同性伴侣家庭等。要关注这些新兴家庭群体的需求和特点,探索适合他们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模式和方法,促进各类家庭的和谐发展。
同志们,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我市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