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中青班论文: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思考与实践报告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刻把握其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对于推动XX市乃至XX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与理论体系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这一根本性问题,是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

(一)传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奠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基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创新性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批判性吸收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它从世界观维度彻底变革了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将自然视为征服对象的传统观念,重塑了对自然的认知,为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提供了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科学揭示了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兴衰演替的内在规律,阐明了自然是人类存续的基础、文明发展的根基。这一思想强调,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彻底摒弃在自然面前作为征服者、破坏者和控制者的形象,从而形成了引领世界、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

(二)擘画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宏伟蓝图,彰显“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全球视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胸怀天下的宏阔视野,深刻诠释了自然对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际场合强调,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这一思想主张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共同保护不可替代的地球家园,努力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从“为子孙后代负责”的历史担当到“为人类命运谋大同”的世界理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构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范式,提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径指引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是理论上的重大创新,更是实践上的科学指南。其核心要义之一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一理念指明了实现发展与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即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它要求我们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从而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繁荣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意义与实践价值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确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世界意义,是引领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思想旗帜。

(一)理论意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新境界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它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将人与自然关系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和世界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赋予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新的时代内涵。这一思想系统阐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价值取向、发展目标和实践路径,形成了完整的理论框架,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二)现实意义:指引美丽中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定盘星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以XX省为例,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全省森林覆盖率持续增长,已达到62%以上;赤水河、乌江等重点流域水质显著改善,部分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标准;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持续提升,部分年份达到98%以上。XX市作为XX省的重要版图,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功创建了多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这些成就的取得,雄辩地证明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强大实践伟力。它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提供了科学的行动纲领。

(三)世界意义: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的中国方案

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人类亟需新的文明范式和发展理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等理念,超越了西方传统工业化模式和零和博弈思维,为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视角。XX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探索的生态补偿、绿色金融、碳汇交易等制度创新,为发展中国家破解发展与保护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这一思想所倡导的公平、责任、合作共赢的全球生态治理观,正在推动国际社会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广泛共识和统一行动,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注入了强大动力。

三、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路径

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将其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结合XX市的实际,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强化思想引领,筑牢政治忠诚

必须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常抓不懈。要将其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其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将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确保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XX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完善制度体系,压实治理责任

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深化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改革。要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压实压细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大监督、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环保大格局。要强化法治保障,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三)推动绿色转型,培育生态经济

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路子,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到实处。要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旅游、健康康养和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积极培育绿色金融、节能环保等新业态。要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XX市优良的生态资源转化为可计量的经济价值。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在高质量发展中建设高水平保护。

(四)深化系统治理,提升环境质量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大气、水、土壤等重点领域,实施精细化管理。持续开展“治污治水·洁净家园”攻坚行动,巩固提升中心城区空气质量;加强XX河、XX江等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确保水质稳定达标;推进垃圾分类和处理,提升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要高度重视中央及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以问题整改带动环境质量的整体改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五)倡导全民行动,凝聚社会合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要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依法公开环境信息,畅通监督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实践。通过举办“六五”环境日等主题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汇聚起建设美丽XX的磅礴力量。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