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提升治理参与度。广泛发动党员、居民代表、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建立“民情恳谈夜”“邻里议事厅”“志愿服务联盟”等载体,形成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循环,社区凝聚力与向心力持续增强。
(四)文明创建促融合,宜居环境焕发新风貌
XX社区以文明创建为抓手,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以文化活动为纽带,持续提升社区的“颜值”和“气质”。
一是深化文明创建。全面推进文明城市、文明家庭、文明楼栋等系列创建活动,打造“星级文明楼栋”“文明家庭评选”等群众性品牌,形成家家参与、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
二是改善人居环境。五年来完成老旧小区改造XX处,新增公共绿地XX平方米,改造口袋公园XX个,新建停车位XX个,居住环境更加整洁舒适,城市品质显著提升。
三是涵养文明新风。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文化惠民、公益宣传等活动,累计组织文明实践活动XX场次,参与群众达XX人次。居民文明素养显著提升,社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二、“十四五”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回望“十四五”,XX社区在党建引领、民生服务、治理创新、文明创建等方面取得了扎实成效,但也要清醒看到,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征程仍在路上,部分领域还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需要在“十五五”时期持续用力、重点突破。
一是党建引领还需更深融合。部分网格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较为单一,品牌创建亮度不足。例如,在“红色物业”共建过程中,个别物业企业参与热度不高,党建活动与服务项目衔接不够紧密,未能充分发挥党建赋能的“聚合作用”。这表明,党建引领的“融合深度”和“协同广度”仍需进一步拓展。
二是民生服务还需更细用心。随着居民结构的变化,群众对社区服务的需求更加多元。在社区助餐服务推进中,就曾出现老年人反映“饭菜热得慢、口味单一”的情况。社区虽及时调整供餐模式、引入志愿者帮餐队,但从中也反映出服务标准化、精细化仍有提升空间。
三是治理创新还需更强支撑。“智慧社区”建设初见成效,但部分系统之间仍存在数据壁垒,居民反映个别事项线上反馈“快”、线下落实“慢”。如在一处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线上工单已关闭,线下施工却延误,暴露出数字化治理的协同机制仍待完善。
总体来看,这些问题既是“十四五”期间发展的阶段性现象,也为“十五五”谋划提供了清晰方向。只有正视差距、主动求变,才能在新征程上积蓄更强动能、开创新的局面。
三、“十五五”谋划与重点思路
“十五五”时期,是XX社区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社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区委、街道党工委总体部署,着力构建“党建统领、民生为本、数字赋能、文化涵养”的工作格局,推动社区治理从“基础管理型”向“现代服务型”转变,从“单一主体治理”向“共建共享共治”深化迈进,努力建设更加宜居、宜业、宜乐、宜养的幸福社区。
(一)以党建统领为核心,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十五五”时期,XX社区将持续强化党的全面领导,把党建引领贯穿社区治理全过程,构建政治功能强、组织体系全、治理效能高的“红色引擎”。
一是巩固政治根基,提升思想引领力。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完善党员教育长效机制,形成理论学习制度化、成果转化常态化的工作格局。健全“党员先锋岗”“红色微课堂”等教育阵地,推动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中“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二是强化组织统筹,延伸治理触角。优化网格化党建布局,持续完善“街社联动—区域共建—网格支部—楼栋党小组”体系,全面实现组织覆盖、服务延伸。健全“大工委”协同机制,吸纳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物业企业共同参与,形成党建引领下的共建共治格局。
三是深化品牌建设,塑强治理标识。统筹打造“红色物业”“邻里议事厅”“先锋楼栋”等党建品牌,实现“项目化运行、清单化推进、示范化带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典型,为“十五五”期间党建引领治理提供鲜活样板。
(二)以民生服务为导向,绘就幸福宜居新图景
“十五五”时期,XX社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完善民生服务体系,让幸福成为社区最鲜明的底色。
一是强化普惠供给,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养老、托幼、助残、助餐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拓展“嵌入式”“社区化”服务功能。到“十五五”期末,力争实现老年人助餐服务点全覆盖、适老化改造普及率达到XX%以上,建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家门口”服务网络。
二是完善救助体系,兜牢民生底线。健全困难群体动态监测、精准救助和政策衔接机制,推进社会救助信息互通共享,探索“积分制管理+爱心超市+志愿服务”联动机制,确保弱势群体帮扶更及时、更精准。
三是拓展公共服务,提升幸福指数。加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质扩面,完善就业指导、社保医保、政务代办等综合服务功能,推动社区服务从“事项清单”向“需求清单”转变。完善社区议事协商机制,确保群众诉求有渠道、问题处理有结果、民意反馈有回应,让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三)以创新治理为引擎,塑造智慧高效新格局
“十五五”时期,XX社区将牢牢把握数字化转型新机遇,推动治理方式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努力实现社区治理更加精准、协同、高效。
一是建设智慧平台,提升数字治理能力。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打造集安全管理、网格治理、志愿服务、民情反馈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推动“一屏统管、一网调度、一键响应”。强化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居民诉求、物业管理、应急响应等信息实时共享,构建“线上线下协同、数据驱动决策”的智慧治理体系。
二是完善协同机制,增强风险防控韧性。完善“预警—研判—处置—回访”四步闭环机制,强化对安全隐患、矛盾纠纷、舆情风险等多维监测,形成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应急联动网络。完善矛盾调处和法律援助机制,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
三是培育治理主体,构建共治共享格局。建立社区智库、居民理事会、志愿服务联盟等多元主体平台,吸纳社会组织、楼栋代表、专业人士参与治理决策。完善“民情恳谈夜”“邻里议事厅”等议事制度,使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主角”,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
(四)以文明创建为载体,涵养向上向善新风尚
“十五五”时期,XX社区将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与环境品质提升同步推进,把文明创建融入社区治理全过程。
一是深化文明创建工程。将文明城市、文明家庭、文明楼栋创建纳入常态化管理,健全网格化督查、量化考评机制,持续开展“文明家庭”“最美楼栋”“身边好人”等群众性评选活动,形成可感可学的文明风景线。
二是建设绿色宜居家园。加大生态空间修复和公共环境整治力度,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立面美化、绿化提升、雨污分流等项目建设,到“十五五”期末,公共绿地面积较“十四五”末增长XX%,居住环境品质实现全面跃升。
三是繁荣社区文化生活。深入实施“文化润心”工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邻里共创节”“书香社区”“和美讲堂”等特色品牌,推动文化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建设居民阅读空间、社区艺术角等共享阵地,让文化服务成为凝聚人心的“精神磁场”。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程的历史交汇点,XX社区将始终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持续放大党建引领效能,厚植民生温度,激发治理活力,涵养文明底色。面向未来,社区将努力实现“服务更精细、治理更智慧、环境更宜居、群众更幸福”的发展目标,奋力谱写新时代基层治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