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决策部署,切实履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河湖管理保护中的法定职责,2025年以来,我局将河长制工作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扎实开展常态化巡河督查与专项整治行动,着力守护河道生态环境,筑牢区域生态安全屏障。现将本年度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与主要成效
2025年度,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我局立足自然资源管理职能,聚焦“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总体目标,通过强化组织领导、聚焦重点任务、深化部门协同,推动河长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落细责任体系
工作开展以责任体系建设为根本保障。年初,我局即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将河长制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与国土空间规划、耕地保护、矿产资源管理等核心业务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为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制定了《XX县自然资源局2025年度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将全县主要河道划分为12个责任区段,明确每个区段的责任股室与责任人,构建了“局领导包片、股室包段、专人负责”的三级网格化管理责任链条。同时,全年投入专项工作经费120万元,用于保障巡查设备购置、宣传培训、技术支撑以及应急处置等工作需求。其中,约30%的经费用于无人机、水质快速检测仪等现代化巡查装备的采购与维护,提升了巡查工作的科技化水平;约20%用于组织系统内人员培训和面向社会的宣传教育活动;其余经费则主要用于日常巡查开支、问题整改勘测以及与第三方技术单位合作开展生态评估等。
(二)聚焦重点任务,巡河护河成效显著
我局坚持将常态化巡河作为履行河长制职责的核心环节,以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守护河道生态环境。自2025年1月1日至10月25日,我局累计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巡河行动86次,出动工作人员350余人次,巡查河道总里程超过1500公里。巡查工作不仅限于日常的例行检查,更侧重于关键时间节点和重点区域的专项行动。例如,在汛期前,联合应急管理部门开展了针对沿河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拉网式排查;在春季植树期,重点核查了岸线生态修复项目的苗木成活率与管护情况。近日,我局还联合XX市自然资源局,对XX河重点段落开展了市县两级联合巡河行动,彰显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决心。
巡河工作紧密围绕三项核心任务展开,取得了显著成效:
1.系统排查生态状况,精准掌握流域本底。巡查人员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对责任河段的岸线稳定性、植被覆盖度、水体颜色与透明度等生态指标进行现场勘查与记录。通过利用无人机航拍、高清影像比对等技术手段,对岸线“四乱”问题进行动态监测,累计获取高清影像数据超过500GB。本年度,重点对XX河、XX河等5条主要河流的岸线生态修复工程进行了“回头看”,评估显示,2023年以来实施的8个生态修复项目,岸线植被恢复率平均达到92%以上,生态系统完整性与稳定性得到有效提升。
2.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坚决遏制反弹势头。坚持对涉河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的态度,将非法采砂、非法取土、侵占河道、违法建设、乱堆乱放工业及建筑废料等作为巡查打击的重中之重。本年度,通过常态化巡查与群众举报线索核查,共发现并制止各类涉河违法违规行为41起。其中,非法采砂行为7起,主要集中在XX河下游XX村至XX村河段,已全部立案查处,并责令当事人完成生态恢复;侵占河道岸线行为15起,涉及违法建筑物、构筑物面积约3200平方米,目前已拆除12起,其余3起正在依法履行拆除程序;乱堆乱放固体废物行为19起,累计清理各类垃圾、渣土约2500立方米,相关责任单位和个人已受到相应处理。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执法行动,有效震慑了潜在的违法者,涉河违法案件高发频发的势头得到根本性遏制。
3.全面评估安全隐患,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置于首要位置,统筹生态安全与防洪安全。我局将全县沿河的3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部纳入河长制巡查范围,明确监测责任人,规定汛期巡查频次不低于每周一次。巡查中,重点关注隐患点的边坡稳定性、裂缝变化、警示标志完好度以及监测设备运行情况。本年度,成功预警并协助乡镇政府转移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2户8人,避免了人员伤亡。同时,在巡查中注重评估河道行洪能力,对发现的侵占行洪区、设置阻水障碍物等问题,第一时间通报水利部门并协同处理,确保了河道行洪通道的畅通与安全。
(三)深化部门协同,凝聚共治共享强大合力
深知河湖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一部门难以实现全面有效的管理。为此,我局积极践行“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理念,主动加强与水利、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综合执法等部门的协同联动。
1.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我局牵头与水利、生态环境部门协商,初步建立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涉河数据共享平台。目前,已整合了国土空间规划数据、永久基本农田数据、生态保护红线数据、排污口分布数据以及水文监测站点数据,实现了基础信息的互联互通,为开展联合巡查、联合执法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
2.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针对非法采砂、非法排污等涉及多部门职能的复杂问题,我局与水利、生态环境、公安等部门建立了常态化的联合执法机制。本年度共组织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行动11次,查处了一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典型案件,如XX镇非法洗砂场污染案、XX乡侵占河道违建案等,形成了“各司其职、协同作战、重拳出击”的强大执法合力。
3.拓宽公众参与渠道。为营造全民爱河、护河的良好社会氛围,我局联合县融媒体中心,制作并播出了河长制工作专题宣传片2期,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宣传信息50余条。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民间河长”制度,在XX镇、XX乡开展试点,聘请了15名有威望、有热情的村民担任村级河道协管员,负责日常简易巡查与信息上报,有效延伸了监管触角,初步构建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共治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