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 “同心聚力智造未来”政企交流座谈会,目的是积极响应 2025 年 * 民营企业家日活动号召,通过政企面对面沟通,共同探讨区域发展大计,破解企业痛点难点,为 * 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刚才的会议,企业家代表们畅所欲言,各部门认真回应,现场讨论热烈,成果丰硕。这是一次坦诚交流的会议,更是一次凝聚力量的会议。下面,我结合大家的发言和 * 发展实际,讲几点意见。
一、聚力同心,筑联盟之基
当前,经济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单个企业单打独斗难以应对所有挑战。这就需要我们政企携手、企业联姻,构筑起风雨同舟的发展共同体。 “抱团取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之策。我们要通过扩大组织覆盖、深化协同机制、激发内生动力,把分散的力量汇聚成强大的合力,让 * 的企业像榕树根系一样,紧紧缠绕,共同成长,抵御风浪。
(一)扩大覆盖,织密网络。 商会组织是政企互动的桥梁,也是企业互助的平台。目前 * 工商联(商会)已汇聚了一批优质企业,但覆盖面还可以更广,吸引力还可以更强。要持续加大商会宣传推介力度,主动吸引更多符合 * 产业发展方向的科技创新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加入,特别要注重吸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入会,不断优化会员结构。要积极构建 “商协会联盟”,推动工商联、个私协、女企、新阶联等各类商协会组织打破壁垒、资源共享、联动发力,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彻底改变过去信息孤岛、各自为战的状况,让每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都能找到组织、融入生态。
(二 ) 深化协同,形成合力。 政企之间、企业之间的协同联动,不能停留在会议桌上,更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要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与商会的常态化沟通机制,比如定期召开像今天这样的联席会议,设立 “企业服务专员”,确保企业的呼声第一时间听到、诉求第一时间回应。商会要更主动地承担起“纽带”责任,不仅要把政府政策精准传递给企业,更要把企业的困难和建议原汁原味地反馈给政府。要鼓励会员企业之间在产业链上下游开展协作配套,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变“竞争对手”为“合作伙伴”,实现“ 1 + 1 > 2 ”的聚合效应。过去我们有些企业担心技术外流不愿合作,结果错过了共同做大盘子的机会,这种观念要转变,要在合作中寻求共赢,在共赢中做大市场。
(三 ) 创新机制,激发活力。 一个组织要有生命力,关键在于机制创新。 * 商会要尽快组建专项工作小组,围绕政策研究、金融服务、法律咨询、市场拓展等企业共性需求,开展专业化运作,提供精准化服务。要改变过去 “一刀切”的服务模式,针对大中小不同规模、不同行业领域企业的特点,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要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多策划组织一些像“企业家沙龙 ”“ 行业对标学习 ”“ 产学研对接会 ”等高品质、有吸引力的品牌活动,避免“走过场”、力戒“形式主义”,真正让会员在活动中得到启发、找到资源、促成合作,让商会成为企业家们真想参加、真能受益的平台。
二、积极作为,争发展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