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以“理论学习+警示教育”有机融合的形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此次会议的核心要义,在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检的重要指示精神。我们将对照近期检察系统曝光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以案例为明镜、以查摆促整改,全力推动全面从严治检向基层拓展、向纵深推进。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几点意见。
一、以案为鉴,筑牢思想防线
近期检察系统通报的违纪违法案例,广泛涉及权力滥用、作风腐化、监督缺失等诸多领域。这些案例不仅严重损害了司法公信力,更对检察队伍的政治根基造成了动摇。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醒,深刻汲取教训。
(一)理想信念崩塌,违纪违法根源尽显。 从这些案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所有违纪违法干警的共同病灶,就是“理想信念总开关”失灵。比如,某市检察院原检察委员会委员赵某,长期游离于政治学习之外,将“司法为民”的宗旨完全抛诸脑后。他利用办理刑事案件的便利,收受犯罪嫌疑人亲属巨额贿赂,高达[X]万元,为犯罪嫌疑人减轻罪责提供帮助,严重干扰了司法公正。再如,某区检察院原反贪局局长钱某,在工作中背离党性原则,与黑恶势力勾结,为其充当“保护伞”,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法治环境和社会秩序。这些案例充分证明了“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旦思想防线被突破,就会在权力、金钱、利益的诱惑面前丧失原则,最终坠入违纪违法的深渊。
(二)权力观扭曲,司法公正遭受践踏。 部分违纪违法干警的权力观严重扭曲,将手中的检察权视为谋取私利的工具。某市检察院原公诉处处长孙某,在办理一起重大经济犯罪案件时,接受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的请托,利用职务之便,故意隐瞒关键证据,导致案件处理结果严重偏离事实和法律。还有某基层检察院原民事行政检察科科长李某,在民事监督案件中,滥用检察建议权,为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司法的公平正义。这种权力观的扭曲,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利益,更让司法公正蒙羞。
(三)监督机制失效,违纪行为肆意滋生。 在一些违纪违法案例中,监督机制形同虚设,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某检察院原纪检组长周某,对本院干警的违纪行为视而不见,甚至为违纪人员通风报信,阻碍调查工作的开展。由于内部监督的缺失,使得一些干警的违纪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和纠正,从而愈演愈烈。这也反映出我们在监督机制建设方面存在漏洞,必须加以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