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市城管局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2025年市城管局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发言-文库集
在2025年市城管局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发言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和在座的各位青年同仁们一起交流思想、分享感悟。刚才听了几位同事的发言,深受启发。作为一名进入城管队伍不久的年轻干部,要说工作成绩,实在是乏善可陈,但要说困惑、思考和成长,确实有一些心里话想向各位领导汇报,与各位同事共勉。所以,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更多的是关于我个人在工作中的一些感受与反思。

一、初入“战场”的迷茫从“照本宣科”到“脚下沾泥”

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刚穿上这身制服时的激动与自豪。那时,我手中捧着厚厚的法律法规汇编,心里装着满满的城市管理条例,以为自己手握标尺,可以去丈量和规范城市里的一切不完美。我觉得城市管理工作,就像解一道道数学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黑白分明。

然而,当我真正走上街头,才发现现实远比书本复杂。我遇到的第一道“难题”,就是处理占道经营的摊贩。按照规定,这是明确的违法行为,需要取缔。当我第一次尝试“照本宣科”,对一位卖红薯的老大爷背诵相关法律条款时,我看到的是他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的茫然与无助。那一刻,法条是冰冷的,但老大爷的眼神是有温度的。我开始思考,我的职责究竟是简单地清除一个“不规范”的摊点,还是去面对和理解一个活生生的人和他背后的生计?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会议上强调的,要完成从“照本宣科”到“脚下沾泥”的作风转变,其内涵之深远。“脚下沾泥”不仅是要求身体力行、深入一线,更是要求思想上贴近群众,情感上理解群众。我意识到,城市是有生命的,它由无数个像这位老大爷一样的个体组成。城市管理,如果失去了对“人”的关怀,即便市容再整洁,也终将失去其应有的温度和活力。正如一些实践经验所分享的,城市管理工作正处于一个转变时期,执法中遇到的复杂情况远超想象,需要执法者具备严谨的态度和灵活的方法。我的工作,不是与群众的对立,而是站在城市和群众之间,寻找法律尊严与民生温度的最大公约数。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