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全生产委员会2025年第四季度(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在安全生产委员会2025年第四季度(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2025年第四季度扩大会议,核心任务是深入剖析当前安全生产形势,总结前三季度工作成果,研究部署第四季度及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第四季度作为全年工作的收官阶段,各类安全风险相互交织,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越是任务艰巨,我们越要时刻保持警惕,将安全之弦绷得更紧;越是接近年终,我们越要切实履行安全责任,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我们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安全防线,以“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守护企业平安。

一、居安思危,精准研判安全形势

(一)成绩之下隐危机,形势认知需精准。 前三季度,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事故发生起数和伤亡人数实现“双下降”,春季安全大检查整改率高达98.8%,夏季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覆盖了所有生产区域。超过4000名员工接受了系统的安全培训,组织了20次应急演练,有效提升了员工的应急实战能力。然而,我们不能被这些成绩冲昏头脑,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部分单位仍然存在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现象依旧存在,设备点检流于形式、作业许可违规操作、隐患整改敷衍了事等问题屡禁不止。随着四季度生产任务的集中冲刺,一系列潜在风险逐渐凸显。为了赶工期、抢进度,员工疲劳作业的风险大幅增加;岁末年初,员工思想容易松懈,麻痹大意的心理也随之滋生;冬季低温、暴雪、冰冻等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给生产环境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这“三重压力”相互叠加,犹如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稍有疏忽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二)安全发展相融合,理念树立要牢固。 安全生产与企业发展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安全保障,企业的发展就如空中楼阁,随时可能崩塌。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抓安全就是抓发展,在事故面前,没有任何企业能够独善其身。一次小小的违规操作,可能导致宝贵的生命消逝;一起看似不起眼的设备故障,可能让企业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近年来,行业内发生的多起重特大安全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些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安全和生产并非二选一的选择题,而是企业必须同时答好的必答题。脱离安全的发展是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忽视安全的效益是虚幻的“海市蜃楼”。各级管理人员要坚决摒弃“安全只是安全部门的事”这种错误观念,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让“我要安全”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意识和实际行动。

(三)常态长效相结合,底线思维需强化。 当前,公司正处于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关键时期。机器人巡检、自动化生产线、智能监控系统等新技术、新设备的广泛应用,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安全挑战。有限空间作业、危险化学品储存与运输等传统安全风险,与新技术带来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风险相互交织,使得安全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四季度向来是安全事故的高发期。电气火灾、设备冻裂、人员冻伤等季节性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我们必须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底线思维,既要集中力量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安全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要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像“啄木鸟”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问题;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抓好隐患整改,确保每一个安全隐患都能得到彻底消除。要将安全生产工作常态化、日常化,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细节中。

二、警钟长鸣,构建全员防控体系

(一)源头把控筑防线,风险辨识无盲区。 风险管控是安全生产的首要环节,如同守护企业安全的“第一道大门”。各部门和车间要按照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的原则,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风险排查。重点关注生产工艺参数的变化、设备的运行状况、作业环境的安全等关键因素,建立详细的风险清单和设备档案,确保每一个岗位、每一台设备的风险都能得到精准识别和有效管控。对于识别出的重大安全风险,要采取分级分类管理的方式。对红色高风险区域和设备,要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安排专人负责,确保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对黄色中等风险区域和设备,要每周进行一次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防控措施。同时,要综合运用人员巡查、技术监测和智能预警等多种手段,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风险防控体系。此外,要将风险教育纳入员工培训的重要内容,无论是新入职员工的岗前培训,还是老员工的定期轮训,都要安排专门的风险教育课程。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实地教学等多种方式,让员工深刻认识到安全风险的危害性,提高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责任落实明分工,全员参与共担当。 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各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好安全生产的领导责任,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要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协作,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工作合力。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例如,生产部门要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因过度追求产量而忽视安全;设备部门要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安全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员工是安全生产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要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管理,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活动,如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技能比武等,激发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应急演练提能力,快速响应保安全。 应急演练是检验和提升企业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手段。各部门要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演练计划,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演练内容要涵盖火灾、爆炸、泄漏、坍塌等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场景,演练方式要包括桌面演练、实战演练等多种形式。在应急演练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速度和协同作战能力。通过演练,让员工熟悉应急处置流程,掌握应急救援技能,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要对应急演练进行总结评估,及时发现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完善。要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应急救援物资充足、完好。定期对应急救援物资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补充和更新失效的物资。要加强与周边应急救援力量的联系与合作,建立应急救援联动机制,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效果。

三、真抓实干,确保整改落地见效

(一)问题导向明重点,精准施策抓整改。 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任务。各部门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采用自查、互查、专项检查等多种方式,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建立详细的隐患台账,明确隐患的名称、位置、类型、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等信息。要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和整改难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对于能够立即整改的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对于需要一定时间和资金才能整改的隐患,要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步骤和时间节点,确保隐患按时整改到位。在整改过程中,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二)跟踪督办促落实,闭环管理见成效。 为了确保隐患整改工作落到实处,要建立健全跟踪督办机制。安全管理部门要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定期跟踪检查,及时掌握整改进度。对于整改不力的部门和责任人,要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并责令限期整改。要实行隐患整改闭环管理,从隐患的发现、登记、整改、验收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隐患整改完成后,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确保隐患得到彻底消除。对于验收不合格的隐患,要重新进行整改,直至验收合格为止。

(三)长效机制固成果,持续改进保安全。 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持续改进安全生产工作。要总结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要定期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分析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要不断探索安全生产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巩固隐患排查治理成果,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同志们,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第四季度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让我们携手共进,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真抓实干,为公司的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谢谢大家!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