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时间:2025年11月1日—2日
谈话地点:局主要领导办公室、相关班子成员
办公室谈话人:李*
谈话对象:局领导班子成员王*、张*、赵*、刘*、陈*、杨*、黄*、周*、吴*、徐*、孙*、胡*、朱*、高*等14名同志。
根据上级关于开好2025年度县级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通知要求,为确保高质量开好本次民主生活会,打牢思想基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与班子成员共14名同志逐一进行了深入的谈心谈话。大家本着对党、对事业、对同志、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开诚布公、坦诚相见,深入交流思想、交换意见、指出问题、提出建议。现将主要情况记录如下:
一、谈话基本情况
李*在谈话中首先肯定了2025年以来班子成员的工作。他指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局上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根据最新数据分析,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有望达到8.4%,超额完成年初预定目标。特别是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我市成功入围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到年底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预计将超过90%。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班子每一位同志的辛勤付出。同时,他也强调,面对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通过这次谈心谈话,真正做到“红脸出汗、排毒治病”,为开好民主生活会做好充分准备。
二、与班子成员谈心谈话主要内容
(一)与副局长王*的谈话
王*同志自我剖析:今年以来,为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我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指标监测和调度上,对实现8.4%的增速目标有信心。但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深入基层企业调研不够,尤其是对传统产业的转型痛点,理解还不够深刻,政策扶持的精准性有待提高。二是“重发展、轻环保”的老旧思想仍有残余,在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虽然制定了方案,但抓落实的力度和韧劲还不足。
李*同志对其反馈:你在工业运行调度上是我们的“压舱石”,成绩值得肯定。但要认识到,当前的发展是高质量发展,速度和质量必须并重。*地区的传统重工业企业绿色化改造进度偏慢,要作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要多下去走走,不能只看报表,要听企业真实的声音。
(二)与副局长张*的谈话
张*同志自我剖析:今年我市数字化转型工作亮点突出,如“智改数转网联”项目累计实施已超1.63万个,规上企业覆盖率超过90%,成功获批国家级试点城市。但我也感到,工作中存在“抓大放小”的倾向,对大型龙头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关注多、服务好,但对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的普惠性、低成本数字化解决方案供给不足,导致数字化转型水平冷热不均。
李*同志对其反馈: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你今年的工作打开了新局面。但“试点”二字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我们不仅要出成绩,更要出经验。中小企业是经济的毛细血管,他们的数字化水平决定了我们整个城市产业生态的健康度。下一步要联合*区、*开发区,重点围绕中小企业“不敢转、不愿转、不会转”的问题,探索普惠性服务模式。
(三)与副局长赵*的谈话
赵*同志自我剖析:今年在推动几个百亿级重大工业项目落地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为我市工业发展增添了后劲。但反思起来,还是存在对项目“招来即完成”的松懈思想,对项目落地后的建设进度、投产达效等后续服务的跟踪督促不够到位。同时,在谋划“十五五”工业发展规划时,前瞻性研究不够,对未来产业的布局和思考深度不足。
李*同志对其反馈:抓项目就是抓未来,你在这方面有冲劲、有办法。但项目服务要形成闭环,从招引到投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要做实。规划工作要跳出*看*,要对标*、*等先进地区,在全球产业变革的大趋势中思考我们的定位,不能只满足于修修补补。
(四)与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刘*的谈话
刘*同志自我剖析:作为总工程师,我在技术创新、质量品牌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感觉自己的知识结构老化,对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技术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导致在指导企业进行颠覆性技术创新时,办法不多、底气不足。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技术官僚”习气,有时过于强调技术参数,对市场和商业模式的理解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