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专题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市交通安全面临的复杂形势,全面部署下一阶段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重点工作。刚才,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的负责同志分别对近期工作情况进行了详细通报,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我完全认同。交通安全是安全生产的关键领域,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社会的和谐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保持高度的警觉,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行动,打好这场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攻坚战。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洞察严峻态势,直面突出难题,强化交通安全责任担当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管理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交通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稳定。然而,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交通安全工作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潜在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截至 2025 年 6 月底,全市上半年共发生各类道路交通事故 1520 起,导致 208 人不幸遇难、 1290 人受伤。与去年同期相比,虽然事故起数和受伤人数分别下降了 4 . 2 %和 4 . 8 %,但死亡人数却同比上升了 2 . 5 %。每一个冰冷的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家庭的悲剧,每一起事故都是对我们安全工作的严厉警示。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我市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还不够坚实,风险隐患不仅存量较大,而且新的隐患还在不断产生,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复杂。结合事故原因分析和日常排查情况,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设施建设与交通需求失调。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目前已达到 310 万辆,公路通车总里程也超过了 1 . 6 万公里。然而,部分道路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交通发展的需求。一些早期建设的国省干道、县乡公路存在路面狭窄、弯道过多、视线受阻等问题,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流量 的需求。 城市中, “断头路”“瓶颈路”的存在导致交通拥堵,特别是在早晚高峰时段,严重影响了通行效率,也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风险。农村地区和 城乡接合部 的交通安全设施更是严重不足,警示标志缺失、减速带老化等问题普遍存在,夜间照明条件差,给行人和车辆的通行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淡薄。 部分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较为薄弱,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机动车驾驶员存在超速、超载、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威胁自身安全,也对其他交通参与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同时,部分非机动车驾驶员和行人不遵守交通信号灯、随意横穿马路等行为也屡见不鲜,增加了交通事故的 发生概率 。
(三)监管执法存在薄弱环节。 在交通安全监管执法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部分地区的交通管理部门警力不足,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够,存在漏管漏查的现象。一些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执法不规范、不严格的问题时有发生。此外,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还不够紧密,信息共享不及时,导致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漏洞和盲区。
二、聚焦关键领域,细化整治举措,提升交通安全治理效能
针对当前我市交通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各级各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全面提升交通安全治理水平。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 要加大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科学规划道路布局,加快打通 “断头路”“瓶颈路”,优化交通组织,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对早期建设的国省干道、县乡公路进行升级改造,拓宽路面、改善弯道设计、增加视距,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加强农村地区和 城乡接合部 的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完善警示标志、减速带等设施,改善夜间照明条件,为群众出行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二)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要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增强 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曝光交通违法行为和典型事故案例,形成强大的舆论宣传声势。深入开展交通安全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通过举办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主题活动等形式,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加大监管执法力度。 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警力部署,加大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超速、超载、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加强对重点路段、重点时段的巡逻管控,提高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与交通运输、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打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同时,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确保执法公正、严格、文明。
(四)完善应急救援体系。 要建立健全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和物资,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加强与医疗卫生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快速有效的医疗救援绿色通道,确保在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责任落实,确保交通安全整治实效
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监督考核,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成立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定期研究解决交通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严格责任落实。 要建立健全交通安全责任体系,将交通安全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的绩效考核内容,明确责任分工,层层传导压力,确保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对因工作不力、责任不落实导致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强化监督考核。 要加强对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和评估。对工作落实不到位、整治效果不明显的地区和部门,要及时进行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同时,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对在交通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志们,交通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努力为全市人民创造一个安全、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推动我市交通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