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在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对照检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本次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安排部署,我紧扣会议主题,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关于治水兴 水重要 论述的基础上,对照巡察组反馈的意见,结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和反思。现将个人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恳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巡察组反馈的七个方面问题,点得准、点得实,对我个人而言,是一次深刻的政治体检和党性洗礼。我诚恳接受、照单全收。通过反躬自省,我认识到这些问题在自己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上存在差距。 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不够到位,在将其转化为推动 X 市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思路和有效举措上存在短板。具体表现为: 一是 在学习的系统性上有所欠缺。虽然能够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个人自学等方式学习“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但往往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对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钻研不深、领悟不透。在面对新时代水安全保障的新要求时,有时会习惯于用老经验、老办法去思考问题,对如何将新思想、新理念全面融入 XX 市水安全保障规划、水资源刚性约束、水生态保护修复等具体工作中,思考得不够深远、谋划得不够系统。 二是 在学用结合上存在偏差。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不足,有时存在“两张皮”现象。例如,在谋划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时,对标对表中央和省委的最新要求,前瞻性思考和战略性布局不够。对于如何破解我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工程性缺水与水质性缺水并存等难题,虽然有思考,但在提出具有创新性、突破性的解决方案上办法不多,推动水利发展更多停留在补短板、强弱项的层面,对于如何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探索不够。

(二)在履职尽责与担当作为上存在不足。 推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标准不高、要求不严,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具体表现为: 一是 项目前期工作的指导和把关不够精细。作为党组成员,在分管或参与的工程项目决策中,有时更多地关注项目的立项、资金的争取和进度的快慢,对项目前期论证的深度、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预判,投入的精力不足,提出的指导性意见不够具体。比如,在审议某些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或灌区改造项目方案时,对技术方案的先进性、生态影响的评估等方面,有时会过度依赖职能科室和设计单位的意见,未能从更高站位、更宽视野上提出优化建议。 二是 项目建设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不够到位。下沉一线、靠前 指挥的力度不够,多以听取汇报、查看报表的方式了解项目进展,对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安全生产、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的动态监管存在盲区。对于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征地拆迁、群众矛盾等“硬骨头”,有时存在畏难情绪,协调解决问题的韧劲和钻劲不足,导致个别项目进度未达预期。例如,对 XX 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某些标段,对其施工组织和质量监管的跟踪问得不够紧、不够细,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一些潜在的质量隐患。

(三)在风险防范与底线思维上存在短板。 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和保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抓得不紧不实。具体表现为: 一是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压力传导有待加强。思想上存在一定的麻痹思想,认为水利部门是业务单位,意识形态风险不高,对干部职工思想动态的关注和引导不够。在日常工作中,“硬”任务抓得多,“软”工作抓得少,对网络舆情、社会舆论中涉及水利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不强,未能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在党组会议或分管领域会议上,强调业务工作多,专题研究和部署意识形态工作少,未能将责任层层压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 二是 保密纪律的弦绷得不够紧。对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认识有偏差,认为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公开是主流,对保密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在日常工作中,有时不自觉地放松了要求,比如在非涉密场合谈论一些敏感数据,对分管领域干部职工使用微信、 QQ 等社交软件传输工作资料的行为,提醒和制止不够坚决,对档案资料的借阅、复印等环节的保密监管存在疏漏,埋下了失泄密风险隐患。

(四)在管党治治与作风建设上存在差距。 履行“一岗双责”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不够强,对干部职工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具体表现为: 一是 压力传导层层递减。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方面,有时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现象。满足于开会作部署、文件提要求,对分管领域、分管科室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缺乏常态化、嵌入式的督促检查。对于一些干部职工身上出现的纪律松弛、作风散漫的苗头,多以提醒谈话为主,动真碰硬、严肃问责不够,未能起到足够的警示震慑作用。单位出现职工开设赌场、酒后驾车等严重违法违纪问题,虽然问题出在个人,但根子在于我作为领导班子成员,没有把从严管理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树得不牢。 二是 日常监督管理存在盲区。对干部职工“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圈、社交 圈关注 不够,家访等传统有效的思想工作方法用得少,导致对个别干部职工的思想滑坡、行为失 范 等问题失察。这反映出我在抓干部队伍建设上, 更多关注其工作能力和业务表现,而对其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培育和监督有所忽视。

(五)在规范程序与制度执行上存在不足。 对一些基础性、规范性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力不强。具体表现为: 一是 在选人用人上的把关作用发挥不充分。在参与干部选拔任用的酝酿、推荐、考察等环节时,虽然能够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但有时对“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把握得不够精准,对干部的考察了解不够全面深入,存在重业务能力、轻政治表现和群众口碑的倾向,有时过于依赖组织部门的考察意见,没有充分发表自己经过深入调研后的独立见解,在防止“带病提拔”上发挥的作用有限。 二是 在档案管理上的指导监督不到位。思想上将档案管理视为事务性、辅助性工作,认为有专门的科室和人员负责即可,对其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日常工作中,很少主动过问档案管理情况,对档案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等环节是否严格按规定执行,缺乏有效的检查和督导,导致档案管理不规范问题的发生。 三是 在项目招投标上的监管有缺失。对招投标工作的专业性和政策性研究不深,在参与相关决策时,更多关注程序是否走了、流程是否全了,对于招投标文件中是否存在倾向性条款、评标专家库的使用是否规范、中标结果是否 最 优等深层次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和识别能力。满足 于职能 科室的程序性汇报,没有以“钉钉子”精神去深究细查每一个环节,客观上为不规范行为的产生留下了空间。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剖析

深刻反思上述问题,其根源在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上出现了松动。具体剖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理想信念的“压舱石”不够稳固。 作为一名受党教育多年的党员领导干部,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坚定的。但随着工作环境和岗位的变化,在持之以恒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改造主观世界上有所松懈。理论学习有时存在功利主义思想,与工作联系紧密的就多学一点,联系不紧密的就少学一点,缺乏全面系统、融会贯通的深度和广度。正因为理论上的不深入、不透彻,导致政治上的不清醒、不坚定。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自己在党性修养上还有很大差距。在实际工作中,不自觉地降低了自我要求的标准,导致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时,有时会出现站位不高、格局不大、执行力不强的问题。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干部队伍中出现的违法 违记问题 警觉性不高,根本原因在于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锤炼不够。

(二)宗旨意识的“定盘星”不够精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有所淡化。随着职务的提升和工作阅历的增加,坐在办公室听汇报、看材料的时间多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的时间少了。虽然也经常下基层调研,但往往是带着任务去,直奔项目点,与基层干部交流多,与普通群众促膝谈心少,对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了解得不够真切。这种工作作风上的漂浮,导致在决策和推动工作时,有时会不自觉地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对工程建设给群众带来的短期不便体谅解不够,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解决不及时,没有真正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推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时,过于追求工程进度和形象,而对工程质量、生态效益等关乎长远和民生福祉的方面关注不够,正是宗旨意识树得不牢的直接体现。

(三)担当精神的“铁肩膀”不够过硬。 敢于担当、敢于斗争的精神有所弱化。在长期相对平稳的工作环境中,滋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求稳怕乱思想。面对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改革发展中的难题,有时存在畏难情绪和“绕道走”的心态, 缺乏攻坚 克难的勇气和“啃硬骨头”的锐气。比如,在处理项目招投标不规范、档案管理混乱等问题时,总觉得这些问题成因复杂,涉及面广,处理起来棘手,没有拿出刮骨疗毒、猛药去 疴 的决心和魄力,导致问题积重难返。在管党治党上,存在“老好人”思想,不愿得罪人,对于一些同志的缺点和错误,习惯于点到为止,批评教育不够严厉,动真碰硬不够。这种斗争精神的缺乏,实质上是党性原则不强的表现,也是对党的事业和干部队伍不负责任的表现。

(四)纪律规矩的“紧箍咒”不够牢靠。 对纪律和规矩的敬畏之心有所减退。认为自己作为一名老党员,能够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一些“小事小节”有所忽视,对一些程序性的规定执行不够严格。比如,在保密工作上,有时会因为图方便而简化程序;在干部管理上,对一些轻微的违规违纪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问题,恰恰反映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的淡薄。没有深刻认识到,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程序的刚性在于遵守。对下属要求的多,对自身要求的少,没有时时处处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来约束自己,未能真正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这种自我要求的放松,必然导致对分管领域和干部队伍的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最终导致问题的发生。

三、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和剖析的根源,我将以此次巡察整改为契机,以最坚决的态度、最务实的作风,逐项抓好整改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一)聚焦固本培元,持续强化理论武装。一是 深化学习内容。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制定个人年度学习计划,确保每日有自学、每周有研讨、每月有心得。重点精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摘编等原著原文,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 二是 创新学习方式。积极参加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并带头作专题发言。每年至少牵头开展 1 – 2 项关于水利高质量发展的专题调研,将学习课堂搬到项目一线、田间地头,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 三是 注重学以致用。紧密结合 XX 市“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的编制工作,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破解难题的办法。重点围绕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生态保护修复、智慧水利建设等关键领域,提出至少 2 – 3 项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切实把理论学习成效体现到推动 XX 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上。

(二)聚焦主责主业,全力推动担当作为。一是 狠抓项目管理。建立重点水利工程项目“清单化”管理台账,明确责任人、时间表、路线图。坚持每月至少深入 2 个以上在建项目现场,实地检查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施工进度,现场协调解决问题。特别是针对 XX 灌区现代化改造等重点项目,将亲自督办,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推广应用 BIM 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提升项目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二是 严抓制度执行。牵头或参与修订完善《 XX 市水利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 XX 市水利局档案管理规定》等制度文件,堵塞管理漏洞。在参与招投标决策时,不仅审程序,更要审实质,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 围标串标 。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专项检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规范性和安全性。 三是 勇于攻坚克难。对巡察反馈的问题,特别是涉及历史遗留问题和体制机制障碍的,主动认领,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制定整改方案,一抓到底。敢于直面矛盾,对于整改中遇到的阻力,敢于碰硬,决不退缩。

(三)聚焦 以上率 下,坚决扛起治党责任。一是 压实“一岗双责”。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每季度至少专题研究 1 次分管领域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与分管科室和下属单位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并定期开展履 责情况 检查。坚持每年与分管干部开展廉政谈话不少于 2 次,及时了解思想动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二是 加强日常监管。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在“三重一大”等事项决策中,坚决做到公心用权。带头严格执行纪律规定,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身边工作人员。加强对干部“八小时之外”的关心和引导,通过家访等形式,构建“净化社交圈、规矩生活圈、注重家庭圈”的良好氛围。 三是 强化警示教育。深刻吸取单位职工违法违纪案件的教训,在分管领域内组织开展常态化警示教育,以案 为鉴、以案促改。全力支持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对发现的违纪违法线索,绝不姑息、决不手软,旗帜鲜明地同一切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作斗争。

(四)聚焦初心使命,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一是 大兴调查研究。严格落实“四下基层”制度,确保每年下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 90 天。调研将更多地采取“四 不 两直”方式,深入农村供水保障、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水土流失治理等民生一线,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建立 民情台 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实行销号管理,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二是 办好民生实事。将亲自领办 1 – 2 件年度水利民生实事项目,如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中小河流治理等,从方案设计到组织实施,全过程跟踪问效,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涉水利益问题。 三是 站稳群众立场。在推进各项水利工作,特别是涉及征地拆迁、水价改革等敏感问题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上是我的对照检查和整改思路,其中肯定还有认识不到位、查摆不彻底的地方,恳请同志们给我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我一定虚心接受,认真整改。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