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时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出版发行,这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我深受启发、倍感振奋。作为党委书记,我深刻认识到必须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单位发展的实际行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引领单位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不断取得新突破。下面,结合单位实际,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聚焦改革创新,激活单位发展新引擎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能指明了根本方向和实践路径。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将改革向纵深推进,构建“人才活力—现代治理—创新驱动”完整闭环。
(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畅通人才流动“破立”通道。 坚决打破传统用人壁垒,摒弃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陈旧观念。传统的用人模式往往限制了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我们要大力推行多样化选聘、竞争上岗机制,拓宽选人用人边界。在选拔过程中,注重能力、素质和担当,真正把有能力、有潜力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重要岗位。例如,通过公开招聘、内部竞聘等方式,让更多的人才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创新骨干培养模式,紧密结合单位建设发展需要,培养复合型骨干人才。可以通过跨界挂职,让干部到不同部门、不同领域挂职锻炼,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开展项目制锻炼,让干部在实际项目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送学深造,选派干部到高校、科研机构学习先进知识和技术。全面建立动态流动机制,深入推行“全员岗位价值评估”与“员工能力画像”,定期开展跨部门、跨地域轮岗交流,实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以有序流动持续焕发组织活力。
(二)深化制度体系改革,把握治理效能“纲目”关键。 全面优化权责决策体系,厘清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在单位治理中,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权力,避免职责不清、权力交叉的问题。系统完善单位决策制度和运行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有效激发各级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健全考核激励体系,强化考核结果刚性运用。考核是评价员工工作绩效的重要手段,要使考核结果与薪酬分配、评优评先、成长进步紧密挂钩,打破“大锅饭”现象。通过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风险内控体系,全面梳理业务流程中的关键风险点,建立健全覆盖全过程、全链条的风控体系。在业务开展过程中,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提前预判和防范,为改革发展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三)深化创新机制变革,统筹内外协同“一体”联动。 积极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主动与产业链上下游单位构建创新联合体。在当今时代,创新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各方协同合作。我们要协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避免“闭门造车”。通过与上下游单位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创新效率和质量。探索设立容错试错机制,鼓励大胆探索,拓展容错尺度。创新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失败和挫折,我们要为员工提供一个宽松的创新环境,引导员工愿闯愿试、敢闯敢试。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赋能,将数字化作为业务改革的重要引擎。通过数字化技术,系统性推动业务流程再造、管理模式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以“数字驱动”全面提升发展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