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规范旅游市场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我市旅游市场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特别是即将到来的 “国庆”黄金周期间的旅游市场规范管理工作。刚才,市文旅局、市市场监管局、交通运输局的负责同志分别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好,问题分析得透彻,措施也具体务实,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正视问题,深刻把握规范旅游市场的极端重要性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推动文旅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我们的城市,凭借其独特的*民俗文化、令人垂涎的*特色美食和热情好客的民风,成功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的目光,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目的地。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 2024 年,我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约 1080 万人次,同比增长 14 . 8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 158 . 9 亿元,同比增长 13 . 2 %。进入 2025 年,这股热潮不但没有消退,反而愈发高涨。今年上半年,全市已接待游客 523 . 5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73 . 5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3 %和 5 . 8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以及广大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凝结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值得充分肯定。
然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 “于安思危,于治忧乱”的警醒,正视旅游市场高速发展背后滋生的突出问题。流量的“红利”是机遇,但应对失当,就会变成管理的“负债”。随着游客数量的井喷式增长,一些长期存在、屡禁不止的市场乱象沉渣泛起,一些新的问题也开始露头。从今天的会议和日常的反馈来看,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一是 个别出租车经营者见利忘义,出现了拒载、绕道、不打表、一口价等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和城市形象的行为; 二是 部分餐饮单位,特别是所谓的 “网红店”,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卫生状况堪忧,甚至出现价格虚高、欺客宰客的现象; 三是 民宿行业野蛮生长,部分经营者服务意识淡薄、诚信缺失,线上宣传与线下实际严重不符,导致游客的体验感大打折扣; 四是 “小蜜蜂”式的非法拉客、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行为在一些重点区域屡见不鲜,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这些问题,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其负面影响不容小觑。在当前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自媒体时代,一颗“老鼠屎”就可能坏了一锅“汤”。任何一个负面事件,都可能通过网络迅速发酵、放大,让我们长期以来精心塑造的“网红城市”形象毁于一旦。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旅游业是典型的“眼球经济”,也是脆弱的“口碑经济”。游客的满意度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市场的口碑是我们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因此,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已经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须答好、没有任何退路的“必答题”。全市上下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到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将其作为一项关系*市长远发展、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下猛药、出重拳,坚决打赢这场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的攻坚战。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全面提升旅游市场综合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