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和市委的几位同志一道,来到*县,围绕安全生产和生态环保这两项事关发展全局、事关民生福祉的重点工作,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我们实地察看了部分企业和项目现场,听取了*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汇报,与基层干部和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总体感觉是,*县的工作思路是清晰的,措施是扎实的,成效是值得肯定的。刚才,几位同志也结合各自分管领域谈了很好的意见,我都赞同。下面,根据这次调研的情况,我再讲几点意见,与大家作个交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抓好安全生产与生态环保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协同推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背景下,*县依然能够保持定力,坚守底线,推动这两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是难能可贵的。从生态环保来看,我们欣喜地看到,*市近年来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这其中凝聚着*县的努力和贡献。根据市里的统计数据,从2020年到2023年,全市的PM2.5年均浓度从38微克/立方米持续下降并稳定在33微克/立方米左右,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也从87.2%提升并保持在91%以上的高位水平,连续多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在水环境治理方面,*江、*湖的水质保持优良,全市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近年来也基本保持在高水平,这些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像*县这样的基层单位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辛苦付出。从安全生产来看,*县同样展现了积极作为。通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防范化解了一系列风险。数据显示,*县在2022年实现了全年未发生一起生产安全亡人事故的良好成绩,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工作抓得紧、抓得实,是能够有效遏制事故发生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我县在安全生产和生态环保领域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麻痹和松懈。安全生产的“警钟”必须长鸣。我们绝不能因为一时的平稳而掉以轻心。回顾过去几年的数据,*县在2021年曾发生5起生产安全事故,造成5名同胞不幸离世,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这提醒我们,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反复性,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任何一个隐患的遗漏,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县作为工业重镇,化工、矿山、建筑施工、道路运输等都是高危行业和重点领域,风险点多、面广、线长,安全监管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个别企业的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够到位,存在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投入的现象;一些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还有待提高;隐患排查治理的深度和广度仍有提升空间,安全生产的基础还不牢固。生态环保的“欠账”必须补齐。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将其完全转化为行动自觉,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县地处*江和*湖的交汇区域,生态区位极为重要,保护好这里的“一江一湖”,是我们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当前,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一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任务艰巨,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的压力依然很大。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如扬尘、噪声、污水直排等现象,仍时有发生,这些都是我们工作的短板和弱项,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同志们,安全和环保,是发展的底线,也是民生的底线。守不住这两条底线,高质量发展就无从谈起。全市上下,特别是*县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这两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坚决扛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以更高标准筑牢安全生产的坚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