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街道2026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工作安排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医疗保障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回顾我们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效,分析研判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全面安排部署新一年度的参保缴费工作。刚才,*主任已经对今年的具体工作任务、方法步骤和政策要点作了非常详尽、周密的安排,提出了四项关键措施,包括强化政策培训、拓宽宣传维度、压实分级责任和聚焦重点群体,我都完全同意,希望大家务必深刻领会、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大家的讨论和我的思考,我再讲三点意见。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党和政府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作出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是一项普惠性、基础性的民生工程,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康幸福,关系到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过去的一年,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社区(村)和相关部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完成了2025年度的参保缴费任务,为辖区居民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健康保障防线。
回顾2025年的工作,我们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参保覆盖面持续巩固。通过大家的辛勤努力,我们辖区居民的参保积极性稳步提升,全年常住人口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7%以上,基本实现了动态下的应保尽保。二是重点人群保障精准有力。我们始终将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返贫致贫人口等特殊困难群体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与民政、残联等部门的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建立“一人一档”台账,逐一上门核实,确保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100%纳入保障范围,实现了政府资助参保政策的精准滴灌。三是服务效能不断优化。我们积极推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缴费模式,通过社区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发布缴费指南,同时在各社区服务大厅设立专门窗口,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代缴、上门服务,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增强。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在座各位,特别是奋战在一线的社区工作者和医保经办人员的心血与汗水。在此,我代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短板。比如,个别居民对医保政策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认为自己身体健康、年轻力壮,参保意愿不强,存在侥幸心理;宣传方式有时还不够灵活多样,政策解读的通俗化、精准化程度还有待提高;面对人口流动性增大、人户分离现象普遍的新情况,对流动人口、新迁入居民的参保动员和信息核查工作还面临新的挑战;个别网格员在面对群众疑问时,对政策细节的掌握还不够熟练,影响了工作效率。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2026年度的工作中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一)这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根本要求。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抓好城乡居民医保参保工作,就是把党中央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防止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举措。我们每一位同志都要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把这项工作作为检验我们初心使命的“试金石”,用心用情用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二)这是应对风险挑战、筑牢社会稳定“压舱石”的现实需要。 当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居民就业和收入预期受到一定影响。越是在这样的时期,基本民生保障就越要兜住、兜准、兜牢。一张小小的医保卡,连接着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也维系着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如果参保率出现下滑,就意味着部分群众将直接暴露在疾病风险之下,一个家庭可能因为一个成员的重病而陷入困境,这不仅会影响家庭的幸福,也会给社会稳定带来潜在风险。因此,我们必须把工作做得更细致、更扎实,确保参保率稳中有升,持续巩固全民医保的坚实基础。
(三)这是推动街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参保缴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环节多,是对我们基层治理能力的一次综合考验。从政策宣传、人员排查,到信息录入、保费征缴,再到特殊人群的精准识别和资助,每一个环节都考验着我们的组织动员能力、政策执行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我们要以此次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街道统筹、社区落实、网格员包片”的工作体系,深化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提升运用信息化手段服务群众的水平,从而全面提升街道的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效能。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对2026年度的工作提出以下总体目标:确保在2025年12月31日集中征缴期结束前,全街道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确保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等各类特殊困难群体参保率达到100%;确保整个参保缴费过程平稳有序,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坚决做到“应保尽保、不漏一人”。
三、聚焦关键、精准发力,以过硬的作风和务实的举措确保新年度参保缴费工作落地见效
目标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主任已经作了全面部署,我再强调四个方面,务求“四个到位”。
(一)宣传发动必须精准到位。 好的宣传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要坚决摒弃“发个通知、贴张海报”就完事的粗放式宣传模式,必须在“精准”二字上下功夫。一要内容精准。要改变过去那种“大水漫灌”式的宣传,针对不同群体,推送不同内容。对年轻人,要多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用生动活泼的图文、视频解读政策,算清“受益账”;对中老年人,要多通过社区宣传栏、院坝会、入户走访等传统方式,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讲清参保的必要性和保障待遇;对企业主和灵活就业人员,要讲清家庭成员参保对于稳定家庭预期的重要作用。二要渠道精准。要构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矩阵。线上,要充分激活每个社区、每个网格的微信群,确保政策信息能够第一时间直达居民,并安排专人及时在线答疑解惑。线下,要发挥好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开展“敲门行动”,将宣传单、明白纸送到每一户居民手中,做到面对面讲解、手把手指导。三要时机精准。要抓住集中征缴期的关键时间节点,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从现在开始,就要迅速启动宣传工作,营造浓厚的参保氛围。在11月、12月的冲刺阶段,要加大宣传频次和力度,提醒居民及时缴费,避免错过缴费期影响待遇享受。
(二)重点群体必须兜底到位。 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医疗,是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硬指标,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项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实现闭环管理。一要精准识别。街道医保办要主动加强与民政所、残联的对接,定期获取最新的低保、特困、重残等人员名单,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各社区要以这份名单为基础,结合网格员的日常摸排,进行逐一核实确认,确保数据准确无误,防止错漏。二要精准资助。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政府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参保资助政策。对于全额资助的对象,要确保财政资金及时足额划拨到位;对于部分资助的对象,要耐心细致地向他们讲清楚个人需要缴纳的金额和缴费方式,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三要精准服务。对于行动不便、操作困难的特殊群体,我们的社区干部和网格员要主动上门服务,帮助他们完成参保登记和缴费手续。要建立回访机制,定期了解他们的医疗保障情况,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三)协同配合必须联动到位。 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缴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社区能够包打天下的,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一方面,街道内部要高效协同。医保办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负责政策培训、业务指导、进度调度和数据汇总分析。民政、财政、残联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主动提供数据支持,协同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党政办公室要做好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纪工委要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监督,对推诿扯皮、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另一方面,上下左右要紧密联动。街道要主动加强与区医保局、税务局等上级部门的沟通汇报,及时反映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争取他们的指导和支持。各社区(村)之间也要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四)督导考核必须严格到位。 没有严格的督导,责任就容易悬空;没有有力的考核,任务就难以落实。我们必须把督导考核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全程跟踪问效。为此,街道决定建立并严格执行“周通报、月督查”制度。从下周开始,街道医保办每周要对各社区(村)的参保缴费进度进行统计排名,并在工作群中进行通报,让大家都能看到差距、感到压力。每月,由街道纪工委和医保办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各社区(村)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实地督查,重点检查宣传发动是否深入、重点人群是否覆盖、服务措施是否便民等情况。督查结果将直接与各社区(村)的年度绩效考核挂钩。对于工作进度快、成效好的单位,要予以通报表扬;对于思想不重视、行动迟缓、工作落后的单位,要进行约谈提醒,限期整改。我们要通过这种“长牙齿”的硬措施,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各项工作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同志们,2026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工作的号角已经吹响。这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大家立即行动起来,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全力以赴完成好今年的参保缴费任务,为持续增进辖区居民的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