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组织委员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1

乡镇组织委员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1-文库集
乡镇组织委员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1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根据县委巡察整改工作要求,本人紧扣巡察反馈问题,深入对照检查,全面剖析根源,明确整改措施。现将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聚焦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县委工作要求落实情况方面

一是理论学习深度和转化能力不足。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缺乏系统性和深度,特别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理解不透彻,未能完全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例如,在组织党员学习时,多满足于传达文件、阅读原文,缺乏结合本乡镇实际进行深入研讨和互动交流,导致学习效果打折扣,学用脱节现象明显。部分学习活动存在形式化倾向,未能有效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破解组织工作难题。

二是政策执行精准度和创造性有欠缺。在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大决策部署时,有时机械执行、照搬照抄,缺乏与本乡镇实际相结合的具体化、精准化措施。例如,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对上级政策的研究不够透彻,未能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禀赋创造性制定实施方案,导致部分项目落地效果未达预期,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能力有限。对一些政策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刻把握其精神实质和长远目标。

三是政治敏锐性和大局意识有待加强。对一些新形势新任务的认识不够深刻,从政治高度审视和推进组织工作的能力还需提升。例如,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关键时刻,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机制不够健全,响应速度和组织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有时未能完全将组织工作放在全县、全乡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存在一定的本位主义思想。

(二)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情况

一是联系服务群众不够深入扎实。下基层调研有时存在“走马观花”现象,未能真正沉下去倾听群众呼声,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跟踪解决不力。例如,对部分村(社区)干部办事不公、优亲厚友等问题的监督检查不够深入,未能及时有效发现和纠正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主动靠前服务意识不强,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回应不够及时、解决不够彻底。

二是工作作风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倾向。一些工作过于注重形式和台账,忽视了实际效果和群众获得感。例如,在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中,有时过于追求“材料美化”和“样板打造”,但在提升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发挥实质作用上功夫下得不够深。会风文风有待改进,一些会议和文件未能做到精简高效,增加了基层负担。

三是廉洁自律和风险防控意识需进一步强化。对分管领域和挂钩联系的村(社区)的廉政风险排查不够全面细致,警示教育针对性不强。例如,对农村“三资”管理、工程项目建设等关键领域的监督监管参与度不够,未能完全扎紧制度的笼子,存在一定的廉政风险隐患。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偏重工作业绩,对“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社交圈关注不够。

(三)聚焦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情况

一是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够到位。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谋划和系统推进不足,压力传导层层递减。例如,对个别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职不力、班子软弱涣散等问题,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顿提升,影响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发挥。对“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的执行督促检查不够严格,存在不规范、不严肃的现象。

二是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存在短板。对乡镇年轻干部、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缺乏长远规划和有效机制,干部队伍结构优化和能力提升措施不够有力。例如,在村(社区)“两委”干部队伍建设上,对能力素质培训不足,部分干部存在“本领恐慌”,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担当作为方面,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完善。

三是党内政治生活不够严肃规范。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的“辣味”不足,批评与自我批评有时流于形式,未能真正达到“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的效果。例如,在自我批评时有时避重就轻,对他人批评时存在“老好人”思想,担心影响团结,未能直指问题要害。对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把握不够精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较为单一。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